合金五特跟着他们走到蓄水池旁。这座巨大的蓄水池占地十亩,池壁用钢筋和水泥浇筑,外侧裹着三层干草和一层泥沙,最外层还搭着保温棚,防止冬季结冰。池底铺着防水帆布,旁边的导流沟已与山脉的融雪区连通,地下水渠也已挖通,用水泥磨得光滑平整,只等开春,融水便能顺着水渠流进村里。
“做得好。”合金五特点头,指着蓄水池旁的空地,“再搭十座临时储粮棚,用厚木板和保温棉搭建,防潮又防冻——后续送来的粮食,先存在这里,离安置点近,分发起来也方便。另外,在蓄水池周边挖二十口浅井,加装手动抽水机,百姓们日常取水不用再跑远路,也能分担主水渠的压力。”
李铁柱连忙应下:“城主放心,我这就调人来,保证三天内把储粮棚和浅井都弄好!”
夜色降临时,西外村的灯火次第亮起——新置的能量石灯与油灯沿着公路排列,淡蓝色的柔光与昏黄的暖光交织,驱散了北境的黑暗,也照亮了往来忙碌的身影。安置点的临时灶台已搭好,大铁锅里的小米粥咕嘟冒泡,香气顺着风飘出老远;铁匠铺里炉火通明,工匠们挥着铁锤,叮叮当当地赶制炭盆,火星溅在冻土上,瞬间凝成白霜;医疗点里,新来的郎中正给一个冻红了手的孩子涂冻伤膏——那药膏泛着淡淡的药香,是用猪油混着当归、白芷熬的,涂在皮肤上温温的,孩子的哭声渐渐停了,手里攥着一块刚领到的麦饼。
次日午时,联盟城的物资车队如期抵达,二十辆货车载着两万件厚棉袄,浩浩荡荡开进西外村。车门打开,一件件簇新的棉袄被搬下来,孩童款的带着小帽子,老人款的轻便柔软,堆在安置点的空地上,像一座白色的小山。巴图带着张老栓、李铁柱等人,立刻组织人手分发:“大家排好队,按人头领,老人孩子优先!每个人都能领到,别着急!”
流民们排着长队,一个个接过棉袄,迫不及待地穿在身上。一个约莫六岁的孩子,之前穿着单薄的旧衣,冻得瑟瑟发抖,穿上新棉袄后,立刻把小手缩进袖子里,仰起头对巴图笑:“村长,不冷了!这棉袄好软!”
巴图摸了摸他的头,心里暖暖的:“好好跟着大人,以后还有热粥喝,有学上。”
与此同时,苍兰国的流民车队也到了。三千多名流民走下客车,一个个面带疲惫,却在看到厚棉袄和飘着香气的粥锅时,眼里泛起了光。厨工们端着保温桶,给每个人递上一碗热粥和一杯姜汤:“慢点喝,还有,管够!”
老人们捧着热粥,热泪盈眶——他们一路走过来,吃了无数苦,冻了无数夜,从未想过在北境的荒地上,能喝上热粥、穿上新棉袄。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拉着合金五特的衣袖,声音颤抖:“城主,您是活菩萨啊!我们无家可归,您却给我们一条活路!”
合金五特扶住老人,语气柔和了几分:“老人家,不用谢。西外村就是你们的家,好好活下去,把荒地种成良田,日子就会越来越好。”
安置好流民,合金五特立刻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商议设施完善的事。“现在村里有十万人口,基础的吃穿住能保障,但还有很多细节要补。”他指着投射在半空的村落地图,“第一,扩充照明供应——现有的能量石灯与油灯不够,在每个街区再加装五十盏,能量石灯放路口显眼处,油灯配给每户人家,确保夜里处处有光;另外,给每户免费配发一盏油灯、两斤灯油,让百姓们夜里能点灯干活、看书。”
“第二,完善医疗设施——在核心区建一座小型医馆,用钨钢和水泥搭建,抗寒又坚固,设内科、外科、儿科,再从联盟城调二十位郎中,配备足够的药材:风寒药备足麻黄、桂枝、紫苏,肠胃药带好干姜、高良姜、陈皮,外伤药备齐三七、血竭、乳香,再备些艾草、菖蒲用来驱虫防疫;在各个片区设医疗点,每个医疗点安排两名郎中、四名学徒,负责日常的小病小痛,病重的直接送医馆。”
“第三,兴办学堂——在核心区北侧建十间保温教室,用双层玻璃和厚土墙,保证室内温暖;招收一百名教书先生,从流民里筛选有文化的人,再从联盟城调派有经验的老师,教孩子们识文断字、算术、北境的农耕知识和安全常识;学堂里要备足桌椅、书本和笔墨,每间教室摆十盏能量石灯,确保夜间授课明亮,所有孩子免费入学,管午饭。”
“第四,拓展农耕设施——在开荒的田地里挖灌溉渠,与蓄水池、地下主水渠连通,渠壁用水泥磨平,防止漏水,保证每块田都能浇上水;搭建一千座保温大棚,用来种植蔬菜,解决百姓们吃菜难的问题;给每户农户配发一台小型耕地机,简易操作,能节省不少人力,后续再教大家使用更复杂的农耕机械。”
众人听得连连点头,心里愈发佩服合金五特的细致——从照明、医疗到教育、农耕,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这哪里是建村落,分明是在北境建一座功能齐全的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机器变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机器变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