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成了。”五特将脚趾放在铺着兽皮的托盘上,指尖轻碰接口处,灵丝弦还能清晰感知到回旋镖形态下的空气动力学适配度。这时,钛合金小盒突然“咔嗒”响了一声,灵影的意识碎片混着一丝好奇飘了出来:“这玩意儿……能走路,还能飞?”
五特将两块提炼好的百分百铬金属块分别固定在左右两侧的精密夹具上,灵智核内的“肢体衔接图谱”瞬间展开——脚掌与脚趾的连接处,是整个下肢能量传导的核心枢纽,既要承载躯体重量、适配脚与滑轮的双形态切换,又要保证灵丝弦信号零延迟,每一处细节都得精确到微米级,所有参数都严格参照阿姆洛坦星知识文件中的“肢体衔接标准”。
他先在脚掌连接面的中心位置,用弑杀惩戒手指划出一个直径1.5厘米的圆形凹槽,这是能量主通道的接口,更是双形态切换的“中枢开关”。凹槽内壁没有打磨成光滑平面,而是用灵丝弦刻出螺旋状的纹路,纹路间距严格控制在0.1毫米,既能增大与脚趾接口的接触面积,又能让能量顺着螺旋纹路形成“涡流”,避免切换形态时出现能量断联——这个“涡流设计”,是他在知识文件的“能量传导优化”章节里找到的关键技巧。接着,他从材料盒里取出一块泛着暗绿色的外太空陨石碎片——这是他三年前在黑山北麓的陨石坑里找到的“星核石”,硬度是铬金属的三倍,且能自主产生稳定的磁场,恰好能作为形态切换的“驱动磁芯”,完全符合知识文件中对“核心驱动材料”的要求。他用灵丝弦将星核石打磨成直径1.2厘米的圆珠,又在圆珠表面钻了十二道细如针孔的通道:六道连接脚趾的能量回路,负责“脚形态”的活动;另外六道则延伸至脚掌底部的隐藏夹层,为“滑轮形态”的滚动提供动力,每道通道内都嵌入一根赤铜晶导线,确保能量按需分流。
“主通道得用星核石做‘中继器’,不然切换滑轮时,脚趾的收缩与能量供给容易错位,这是知识文件里反复强调的要点。”五特低声自语,将星核石圆珠嵌入脚掌的圆形凹槽中,再用融化的铬金属原液沿着螺旋纹路浇灌。浇灌时,他用灵智核精准控制原液温度始终保持在1800摄氏度,流速每秒不超过0.5毫升——既要让原液填满每一道螺旋纹路的缝隙,与星核石完全融合,又不能因温度过高熔断赤铜晶导线,更要为后续脚掌底部的滑轮槽预留出空间,每一个数据都来自知识文件的“高温浇筑指南”。
处理完主通道,他开始打磨脚掌主体:脚掌前端与脚趾衔接,后端则暗藏滑轮变形结构——在脚掌底部靠近脚跟的位置,用灵丝弦切割出两道对称的弧形凹槽,凹槽深度1.5厘米,宽度刚好能容纳一枚直径3厘米的铬金属滑轮。滑轮边缘必须打磨成圆弧状,避免滚动时划伤地面;滑轮中心轴则用星陨铁锻造,轴两端套上赤铜晶轴承,确保转动时零摩擦,这些细节都严格遵循知识文件中的“滑轮组件标准”。同时,他在脚掌侧面刻出一个微型触发键,触发键与星核石磁芯相连,只需灵丝弦传递“切换”指令,触发键便会推动滑轮从凹槽中弹出,同时脚趾的三节结构会向内收缩、贴合脚掌底部,形成平滑的“滑轮接触面”;若要切换回脚形态,触发键复位,滑轮收回凹槽,脚趾则在星核石磁场的牵引下展开、归位,整个切换逻辑完全参照知识文件中的“双形态联动方案”。
随后,他在脚掌连接面的边缘刻出六道辅助接口,呈正六边形分布,每道接口深0.8毫米、宽0.3毫米,对应脚趾上的六根超导细丝。五特取来另一块稀有金属“玄铁精”,碾成粉末后与星陨铁粉末按3:1的比例混合,调成糊状填入辅助接口中——根据阿姆洛坦星知识文件记载,玄铁精的导电性与铬金属完美适配,混合星陨铁后还能增强接口的抗磨损性,避免频繁切换形态导致接口变形。填入糊状金属后,他用灵丝弦化作的“微型锤子”,以每秒50次的频率轻轻敲击接口,让糊状金属紧实成型,最后再用灵智核释放的高频灵力“淬火”,使接口硬度提升至原来的两倍,这道“淬火工艺”也是从知识文件中习得的进阶技巧。
此时,灵影正围着操作台飞来飞去,钛合金材质的躯体在油灯下泛着冷光,它一会儿凑到脚掌旁,用意识触碰星核石传来的磁场,一会儿又绕到脚掌底部的滑轮槽边,好奇地用钛合金边角戳了戳未安装的铬金属滑轮,嘴里还不停碎碎念:“这轮子转起来肯定比跑着快!要是我能套个这玩意儿,以后跟着你就不用飘了……”说着,它还想用意识勾扯一点玄铁精粉末,却被五特眼疾手快地用灵丝弦挡了回去。
“再动一下,我立刻把你关回小盒。”五特头也不抬,指尖的灵丝弦正精准调整着滑轮槽的角度,确保滑轮弹出时能与地面保持水平,丝毫不敢分心——他深知,哪怕是0.1度的偏差,也可能导致后续行动卡顿,这是知识文件中“误差危害”章节给的警示。灵影瞬间蔫了,钛合金躯体的光泽都暗了几分,乖乖飘到操作台角落:“我就看,不动了还不行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机器变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机器变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