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夔北街道,寒风卷着枯叶在街巷里打转,年味渐浓的社区突然被一则消息打破平静 —— 和平社区 3 号楼出现 1 例肺炎阳性病例,县疾控中心要求 1 小时内启动封控管理。
街道办会议室里,气氛紧张得能听见呼吸声。“季书记,封控通知一发,居民肯定炸锅!上次隔壁街道封控,居民堵门要说法,咱们会不会也遇到这情况?” 街道办副主任赵志强攥着手机,手指发白。
“还有物资!3 号楼有 86 户、235 人,光蔬菜每天就要 200 多斤,还有药品、日用品,咱们人手不够,供应链能不能跟上?” 城建办主任刘军急得直踱步,“万一居民买不到菜、取不了药,投诉肯定少不了。”
干部们七嘴八舌地说着担忧,有人提议 “先跟县里申请加派人手”,有人说 “赶紧联系超市储备物资”,乱作一团。季秋水却没跟着慌,她走到墙上的《夔北街道应急防控流程图》前,指尖在 “封控管理” 模块上停顿片刻,转身沉声道:“慌解决不了问题。现在立刻开封控准备会,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 越是特殊时期,越要让居民看到我们的章法。”
会议只开了 25 分钟,季秋水就敲定了 “三组联动” 方案:
物资保障组:由刘军牵头,联系 2 家大型超市、1 家连锁药店,建立 “线上订单 + 社区配送” 机制,确保居民 “线上下单、当天送达”;
医疗服务组: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带队,重点对接独居老人、慢性病患者、孕产妇等特殊群体,建立 “一人一档” 就医台账;
情绪安抚组:由社区主任李梅负责,组建小区微信群,实时发布封控进展、物资清单,及时回应居民疑问。
“特别强调一点,” 季秋水敲了敲桌子,目光扫过在场所有人,“封控不是‘一关了之’,要盯着特殊群体的‘小需求’—— 老人会不会订菜、病人能不能就医、学生能不能上课,这些事比‘防扩散’更能安民心。”
散会时,距离封控启动只剩 15 分钟。干部们拿着分工表快步离开,赵志强路过季秋水身边时,忍不住说:“季书记,您这临危不乱的劲儿,真是给我们吃了定心丸。” 季秋水笑了笑:“不是我镇定,是老百姓的需求不能等 —— 咱们多想一步,他们就少一分慌。”
凌晨 5 点的和平社区,天还没亮透,深蓝色的封控线像一道冰冷的屏障,将 3 号楼与外界隔开。穿着白色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拿着登记本,踩着露水逐户敲门,口罩下的呼吸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季秋水裹紧防护服,跟着物资保障组的刘军在小区里巡查,靴底踩过结冰的路面,发出 “咯吱” 的声响 —— 这是封控的第一个清晨,空气中都透着紧绷。
刚走到 2 单元楼下,二楼传来 “哐当” 一声巨响,紧接着是男人愤怒的嘶吼:“我要出去!你们凭什么把我关在家里!”
季秋水抬头,看见一位穿着深色棉袄的中年男人正使劲拍打着单元铁门,手掌拍得通红,声音里满是焦躁:“家里米缸空了,油壶也见底了,今天不买菜,一家人中午就要饿肚子!你们不让出去,是要逼死人吗?”
“大叔,封控期间真不能外出,您先冷静点,扫码线上下单,我们志愿者会帮您送上来的。” 负责值守的年轻工作人员小张隔着铁门解释,声音有些发颤 —— 这是他第一次参与封控,面对居民的激烈情绪,明显有些手足无措。
“扫码?我要是会扫码,还用在这儿跟你们吵?” 男人猛地踹了一脚铁门,“我手机是老年机,连微信都没有!你们整天说‘为民服务’,现在连饭都不让人吃,这就是你们的服务?”
男人的吼声像一颗石子,在寂静的小区里激起涟漪。三楼、四楼的窗户陆续推开,有人探出头往下看,议论声渐渐传开:
“是啊,我家也快没菜了,不会用手机可咋办?”
“这封控到底要多久啊?总不能让我们喝西北风吧?”
“上次隔壁街道封控,有人饿了两天才拿到物资,咱们不会也这样吧?”
人群中甚至有人喊:“开门!我们要出去买菜!” 声浪越来越大,几个情绪激动的居民已经穿好衣服,往单元门口走,眼看就要聚集到封控线前。
小张的额头渗出冷汗,手紧紧攥着登记本,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刘军刚想上前,季秋水一把拉住他,快步走到封控线前,隔着两米远对男人说:“大叔,我是夔北街道党工委书记季秋水。您先别激动,手拍疼了吧?先歇口气,咱们慢慢说。”
男人愣了一下,看着眼前这位防护服上别着 “书记” 标识的人,情绪稍缓却依旧强硬:“季书记?你说能解决?我老年机没法下单,家里老婆还病着,就等着米下锅,你要是今天送不来,我…… 我就撞这铁门!” 他说着,又要往铁门上撞,被旁边冲下来的老伴死死拉住:“老陈!你别冲动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