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落,天花板就传来 “咚咚咚” 的脚步声,还有玩具车划过地板的 “吱呀” 声。陈大爷下意识地皱起眉头,手捂在胸口,脸色也变得有些苍白。“您看,这声音一天到晚都有,我看电视都得把声音开到最大,还是盖不住。” 他叹了口气,“我去社区反映了好几次,刘女士也答应管孩子,可没几天又变回原样。我不是不讲理,可我这身体实在受不了啊!”
季秋水坐在沙发上,静静听着天花板上的声音,心里有了数 ——3 岁孩子的脚步声虽然不算特别大,但老房子隔音差,长期听下来,确实会让人烦躁。“陈大爷,您平时除了在家,还去社区其他地方吗?比如老年活动室?” 她问道。
“去过几次,可我腿脚不好,来回要走 20 分钟,后来就不去了。” 陈大爷说,“再说,家里总得有人,万一有亲戚朋友来,没人开门也不行。”
离开陈大爷家,季秋水又去了楼上刘女士家。刚进门,就看到一个穿着小熊睡衣的小男孩,正拿着玩具车在客厅里跑,刘女士追在后面,满头大汗:“小宝,别跑了,楼下爷爷会生气的!”
可小男孩根本不听,反而跑得更欢了。刘女士无奈地对季秋水说:“季书记,您也看到了,这孩子精力太旺盛,我一个人带他,做饭、洗衣服的时候,根本顾不上管他。我也给孩子买了拼图、绘本,可他坐不住,最多玩 10 分钟就扔了。”
客厅的角落里,堆着好几箱玩具,其中有几个玩具车的轮子都掉了。“我也想让孩子安静点,可他这个年纪,正是好动的时候,总不能把他绑在椅子上吧?” 刘女士眼圈红了,“我老公在外地打工,一年才回来一次,我一个人又要带孩子,又要做家务,有时候实在分身乏术。陈大爷投诉得多了,我也觉得委屈,甚至想过搬家,可房租太贵,我实在承担不起。”
季秋水蹲下身,笑着跟小男孩打招呼:“小宝,你这玩具车真好看,能给阿姨看看吗?” 小男孩愣了一下,把玩具车递给季秋水,眼里满是好奇。“小宝真乖!” 季秋水摸了摸他的头,“你想不想去楼下的游乐场玩?那里有滑梯、秋千,比在家里跑好玩多了。”
小男孩眼睛一亮:“想!妈妈,我想去游乐场!”
刘女士苦笑着说:“以前带他去过几次,可他玩一会儿就想回家,说家里有玩具。而且我要买菜、做饭,也没时间总带他去。”
季秋水站起身,对刘女士说:“我有个主意,或许能让陈大爷不那么吵,也能让小宝有地方玩。”
当天下午,季秋水组织社区调解员、陈大爷和刘女士,在社区调解室召开了一次 “矛盾解决会”。不过这次,她没有让双方互相指责,而是先让他们说说自己的难处。
“陈大爷,您身体不好,需要安静的环境,这是应该的。” 季秋水先对陈大爷说,“但刘女士一个人带孩子,也确实不容易,3 岁孩子好动,不是故意要吵您。”
接着,她又对刘女士说:“您带孩子辛苦,我们都理解。但陈大爷年纪大了,心脏不好,长期听噪音,对他身体也不好。咱们能不能一起想个办法,既让小宝有地方玩,又不影响陈大爷休息?”
看到双方都没有反驳,季秋水继续说:“我有三个建议,你们听听行不行。第一,给小宝的房间铺隔音垫,减少脚步声和玩具掉落的声音。社区可以出钱买隔音垫,明天就让人来铺。第二,每天固定‘玩耍时间’—— 上午 10 点到 11 点,下午 3 点到 4 点,让小宝在客厅里玩,其余时间,您可以带他去社区游乐场,或者我协调社区开办‘幼儿托管班’,您忙的时候,可以把小宝送去托管一会儿。第三,陈大爷,社区老年活动室离您家有点远,我们可以安排志愿者,每天早上接您去活动室,下午送您回来。小宝玩耍的时候,您去活动室下棋、聊天,既能避开噪音,也能多认识些朋友。”
陈大爷和刘女士对视一眼,都有些意外。“季书记,这隔音垫真的有用吗?” 刘女士问道。
“有用!我问过专业人士,铺了隔音垫,声音能减少 60% 以上。” 季秋水笑着说,“而且社区会派专人来铺,您不用花一分钱。”
陈大爷也开口了:“那老年活动室…… 真有人接我?”
“当然!” 季秋水说,“社区有不少退休的党员志愿者,他们很乐意帮忙。您去活动室不仅能下棋,还能学书法、练太极,对身体也有好处。”
这时,季秋水又提出了一个想法:“我还想组织一个‘邻里互助小组’,刘女士,您每周可以帮陈大爷买一次菜,顺便帮他倒垃圾;陈大爷,您要是有空,刘女士忙的时候,您可以帮她看会儿小宝 —— 小宝这么可爱,您带他玩一会儿,也能解解闷。”
刘女士眼睛一亮:“我愿意帮陈大爷买菜!以前总觉得陈大爷不好相处,其实我也想跟他道歉,就是不好意思开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