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类:
1.报修—不知道找谁—电话打不通—反复投诉—信任↓
2.买菜—新菜场远—垃圾桶脏—体验打折
画完,她把三张纸并排,用红笔把交叉点圈出来:垃圾桶→气味→烦躁→广场舞矛盾;路灯→黑→安全感↓→广场舞集中(亮处)。
小赵看得发愣:“原来问题还能串成链?”
“老百姓不会按部门投诉,他们只按生活体验骂娘。我们把链捋清,后面才能一个扣一个解。”
季秋水没急着去街道开会,而是先建微信群,取名“夔北民情直通车”。群公告只有三句:
1.可匿名,可语音,可发视频;
2.24小时必有回应;
3.谁转出去,踢。
她把夜里拍的那张“黑灯”照片发群里,配文:“015、026号路灯,昨晚七点不亮,有同感的邻居吗?”
十分钟后,接连跳出七张照片:有狗粪特写、有垃圾桶“爆肚”全景、有孩子戴耳罩写作业的自拍。
她把所有照片存进文件夹,命名“群众素材第一辑”。小赵问:“要不要美颜?”
“一张都别修,原汁原味才有冲击力。”
季秋水回到县委办,她邀请夔北街道的负责人,一同去会小议室里聊聊。
她把“思维导图”投在幕布上,先放群众原图,再放分贝等高线,最后把“苍蝇”局部放大。
“噪音82分贝,什么概念?相当于繁忙主干道。可这是家门口。”
“垃圾桶渗滤液,检测过吗?我取样了,COD超标三倍。”
她没提“考核”“问责”,只提“体验”:孩子关窗写作业,张大妈得陪到十点;李大妈买菜回来,香蕉皮粘新鞋;王老伴怕黑,拎手电跳广场舞。
讲完,她把风油精往桌上一放:“一瓶三块五,止痒提神。可如果气味天天冲,得用多少瓶才能压得住?”
街道办主任把原本准备好的“亮点PPT”悄悄合上,直接问:“季科,您说怎么改?”
她递上三条:
1.垃圾桶“隔日清”改“一日清”,先易后难,两周试运行;
2.广场舞划定“静音区”,分贝超70自动报警,设备费用县街各一半;
3.路灯报修二维码上杆,扫码直达平台,72小时亮灯,逾期自动红灯提醒。
没有“一刀切”,也没有“全面铺开”,全是“小切口、快反馈”。主任当场拍板:“先试一个月,群众不满意,再调。”
一周后,季秋水再去广场,什么都没带,只带了一袋自家蒸的艾草青团。她还是在老位置坐下,把青团切成牙,插牙签。
王大妈先尝:“嗯,不甜,艾草味正。”
“垃圾桶还味吗?”
“清早我遛狗,盖子合着,地上没水渍。”
张大娘拉着孙子过来:“音乐降到‘5’格,孩子能写作业了,就是还得关窗。”
季秋水点头:“窗能关,说明问题从‘受不了’变成‘可克服’,再往下就是‘不用关’。”
她掏出手机,把群里新发的照片亮给众人:路灯杆上贴着二维码,扫码后跳出“已报修—预计今晚19:00修复”。
“以后灯不亮,你们扫一下,后台直接督到我这儿。”
李大妈打趣:“那以后灯再黑,我就找小季,不找老天爷了?”
众人笑成一团,青团渣掉了一地。季秋水弯腰捡起,顺手扔进垃圾桶——盖子“咔哒”合上,声音清脆。
夜里十点,办公室的窗还开着,广场舞的余音像隔着一条河的鼓点,远远飘进来。季秋水把笔记本摊在台灯底下,捏了捏眉心,冲正在倒热水的小赵招了招手:
“小赵,过来,咱俩今天不写材料,就聊‘嗑’——把白天的‘嗑’磕明白。”
小赵端着两杯热茶,哈着腰凑过来:“科长,我正好一肚子问号。您今天怎么知道花生一倒,大妈们就能开口?”
季秋水接过茶,没喝,先用杯口熏了熏眼皮,像蒸桑拿一样舒口气,才笑着反问:
“先问你——你第一声‘您好’之后,大妈回你几句?”
“两句:‘挺好的,没啥。’然后就把韭菜掐得更快,压根不看我。”
“对喽!”季秋水在笔记本空白处画了个小人,屁股离石凳老远,头顶悬着个大问号,“人家没把你当‘自己人’,你张嘴就是调查户口,谁愿意接?记住第一条——”
她提笔写了个“1”,却故意把数字写得扁扁的,像半蹲的小人:
“先坐低——屁股比群众矮半格,话就能高三分。你蹲下去了,人家的眼皮才肯往下垂,一垂,就看得见你眼里的真诚。”
小赵用手比了比自己的膝盖,恍然大悟:“我说我那天小马扎没坐稳,老想往前挪,原来差的是这‘半格’!”
“还有第二条。”季秋水又画了三根韭菜,旁边画了一只手忙脚乱的大手,“先动手——帮择三根韭菜,比问三十句‘有什么困难’管用。手上有菜味儿,嘴里就没官味儿。大妈一看:哟,这闺女会择菜,不是来摆谱的,话匣子就开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