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子忧边:何需兵戈扰太平
洛阳皇宫的晨雾还未散尽,御书房外的回廊上便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柴宗训小小的身影挣脱内侍的搀扶,裙摆扫过青石板路,留下一串慌乱的声响。他刚从值宿的宫人那里听闻大军已奔赴边境的消息,那颗被太平岁月滋养得纯粹的心,瞬间被“打仗”二字揪得紧紧的。
“娘!阿夏姐姐!”幼帝的呼喊穿透晨雾,撞开了长春宫的朱漆大门。符太后正与林阿夏及范质、魏仁浦等大臣商议边境防务,案上摊着的舆图还未收起,红线标注的边境防线在晨光中格外刺眼。听到呼喊声,众人皆停下议事,转头望向门口气喘吁吁的孩童。
柴宗训跑到符太后面前,小小的手掌紧紧攥住她的衣袖,眼眶泛红,声音带着未平复的喘息与浓浓的担忧:“娘,阿夏姐姐,我们能不能不打?”他仰起稚嫩的脸庞,目光扫过在场的大臣,“现在大周繁荣昌盛,洛阳城里商铺林立,百姓都能吃饱穿暖,辽已经是我们的好友了,为啥还要派大军去边境啊?打仗会打伤国家根基的,将士们也会受伤的!”
符太后看着儿子满脸焦急的模样,眼底下意识地掠过一丝欣慰,嘴角噙着浅浅的笑意。她抬手轻轻抚了抚柴宗训汗湿的额发,指尖带着温润的暖意:“儿,莫急,先喘口气。”
林阿夏站在一旁,看着幼帝为家国百姓忧心的模样,心中亦是一暖。她想起出征前工坊里连夜赶制的护膝与香囊,想起李昭毅领军时严明的章程,更想起沿途百姓对将士们的殷切期盼,心中感慨万千——这位年幼的帝王,虽未经历过乱世的残酷,却已懂得“兵戈伤国”的道理,这份仁心,正是大周最珍贵的根基。
待柴宗训的呼吸渐渐平复,符太后才柔声道:“儿,这次派大军去边境,不是去打仗的。”
“不是打仗?”柴宗训眨了眨湿润的眼睛,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
“是啊,”符太后点头,声音温柔却坚定,“我们大周如今国泰民安,边境百姓安居乐业,娘怎舍得让兵戈打破这份太平?这次派大军前往,是因为近日收到边境急报,有小股流寇趁秋末草黄,频频骚扰边境村落,劫掠百姓财物,甚至烧毁农田。那些流寇虽不成气候,却让边境百姓日夜难安。我们派大军去,是去守护边境的,是去保护那些百姓不受侵害的。”
林阿夏上前一步,躬身行礼,语气恭敬却温和:“陛下,娘娘说的对。”她抬手示意内侍将案上的舆图铺开,指着边境线旁标注的村落,“您看,这些村落紧邻辽境,百姓们靠耕种放牧为生,前些日子流寇突袭,抢走了他们的牛羊,烧毁了他们的房屋,还有老人和孩子被流寇所伤。我们派大军去,不是要与谁开战,只是要在边境筑起一道屏障,让百姓们能安心耕种,让商旅能安全通行。”
范质也上前补充道:“陛下仁心,实乃大周之福。如今辽与我朝互通有无,商旅往来频繁,确实是友邦。但流寇作祟,不仅侵扰我朝百姓,若放任不管,恐会引发边境骚乱,反而影响与辽的和睦。派大军前往,正是为了平息骚乱,守护这份太平,而非与辽交恶。”
魏仁浦紧随其后,语气沉稳:“臣已下令,李昭毅所率大军抵达边境后,只许防御,不许主动出击。将士们的职责是巡逻边境,驱逐流寇,保护百姓安全,若遇辽军,需以礼相待,互通消息,共同防范流寇侵扰。”
柴宗训的目光顺着林阿夏手指的方向,落在舆图上那些小小的村落标记上,眉头微微蹙起:“那些流寇真的很坏吗?他们会伤害百姓?”
“是啊,陛下。”林阿夏想起临行前收到的边境奏报,语气带着几分沉重,“有村落的百姓为了躲避流寇,连夜逃进山中,冻饿交加,还有孩童失散。我们派大军去,就是要让那些百姓能早日回到家园,重建房屋,安心生活。”
幼帝沉默片刻,小小的脸上满是认真,他抬头望向符太后,又看向林阿夏,眼神中带着一丝求证:“真的不打吗?将士们真的不会主动开战?”
“真的不打。”符太后握住他的小手,语气郑重,“娘以皇后之位向你保证,大周从不主动挑起战事,我们的军队,是用来守护家国、保护百姓的,不是用来侵略他人的。”
林阿夏也点头附和:“陛下放心,臣已将‘不许主动开战’的军令写入行军章程,李将军治军严明,定会严格遵守。将士们抵达边境后,会与当地官员百姓同心协力,加固城防,巡逻警戒,让流寇无机可乘。”
柴宗训的眼睛亮了起来,脸上的担忧渐渐散去,但随即又泛起一丝新的疑虑:“那将士们能安心在边境守护我们安全吗?他们会不会想家?会不会遇到危险?”
符太后闻言,心中暖意更甚。她拉着柴宗训走到案前,指着舆图上从洛阳延伸至边境的驿站标记:“儿你看,从洛阳到边境,沿途各州府都已备好粮草物资,驿站会为将士们提供补给,女辅营的姐妹们也赶制了护膝、香囊和便携的炊具,让将士们在边境能少受些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醉爱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醉爱小说网!
喜欢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