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维显德十一年孟春,洛阳城褪去冬末寒峭,柳梢抽芽沾新绿,梅萼留香缀枝头,整座神都被百年难遇的喜庆氛围包裹。自正月十五起,城南伊洛河畔便陆续停泊着南唐、后蜀、南汉、荆南、楚地割据势力及北汉残余的使节船只,船帆上绣着各国图腾,与大周“日月龙旗”相映成趣,绵延数里,蔚为壮观。街道两旁商铺林立、酒旗招展,百姓扶老携幼争相围观,孩童追逐着使节队伍抛洒的糖果,欢声笑语回荡在街巷之间。
“快看!那是南唐的使节团,听说带来了江南最好的宣纸和徽墨!”
“后蜀的队伍来了!你瞧她们穿的蜀锦衣裳,颜色多鲜亮,比咱们洛阳的织锦还精致!”
“南汉使节团里竟有女眷,听说还带了好多明珠香料,真是开眼界了!”
百姓们的议论声中,各国使节团在大周鸿胪寺官员引导下,缓缓向皇城行进。为首的南唐吏部尚书徐铉,身着绯色锦袍,手持象牙笏板,素有“江南才子”之称的他,此刻正凝神打量着街道布局,眼中满是惊艳:“传闻大周休养生息数年国泰民安,今日一见,方知所言非虚。符太后治国之才,当真巾帼不让须眉。”
紧随其后的后蜀礼部侍郎李昊,神色复杂地望着沿途繁华景象。他亲历过后蜀灭亡的仓皇,如今再见大周盛世,心中百感交集——当年若不是执意与大周为敌,后蜀百姓何需遭受战乱之苦。南汉使节是宦官潘崇彻,深谙权谋的他正不动声色观察洛阳城防,见巡逻士兵军容整肃、装备精良,暗自感叹:“大周兵强马壮粮草充足,一统南方绝非侥幸,今日臣服实为明智之举。”
荆南、楚地及北汉残余势力的使节紧随其后,望着洛阳城巍峨的城郭与熙攘的人群,脸上皆带着敬畏。昔日各自割据一方时,虽也听闻大周强盛,却未料想竟繁华至此,心中对臣服的疑虑彻底消散。
使节团行至朱雀大街,朱雀门巍峨耸立,门前广场上,大周禁军身披明光铠、手持长戟,排列成整齐方阵,气势恢宏。广场中央矗立着新铸天枢,高逾三丈通体鎏金,上刻“四海归心,天下大同”八个大字,在春日阳光下熠熠生辉,彰显着大周的威仪与气度。
太极殿内,檀香袅袅缠绕殿梁。符祥瑞身着明黄绣龙袍端坐御座,两侧文武百官身着朝服分列而立,神情肃穆。十三岁的柴宗训身着亲王冕服,侍立在符祥瑞身侧,少年脊背挺直,眼神澄澈坚定,已然有了几分君主气度。林阿夏、春风、晚秋、小兰等人身着华美金丝宫装,立于殿后帘侧,刚从边境归来的她们,褪去战场硝烟后更添端庄温婉,静静注视着殿外,等候各国使节到来。
“启禀太后,各国使节已至殿外,请太后示下是否宣召入殿?”鸿胪寺卿躬身禀报。
符祥瑞抬眸,声音清冽威严:“宣。”
随着太监高唱“宣各国使节入殿”,各国使节依次步入太极殿。他们按国别排序,手持国书与贡品清单,躬身行礼,齐声道:“外臣参见大周太后、小陛下,愿大周圣寿无疆,国泰民安!”
“诸位使臣免礼。请起身说话。”符祥瑞微微颔首,语气平和却自带威仪。
各国使节起身分两侧站立,目光不约而同投向御座上的女君。这位执掌大周十余年的太后,虽过而立之年,却风姿绰约,眉宇间兼具君主威严与女子温婉,举手投足间自有让人信服的气度。
徐铉上前一步,躬身递上南唐国书:“南唐国主李煜,感念大周保全江南百姓之恩,愿臣服大周,奉大周正朔,取消帝号改为南唐王。今献上宣纸万张、徽墨百锭、象牙笏板五十副,另附江南名士诗词集一部,以表臣服之心。”
李昊紧随其后,语气恭敬:“后蜀已奉大周为宗主国,国主孟昶愿遣世子入洛为质,岁岁朝贡。今献上蜀锦千匹、漆器五百件、井盐万担,另将后蜀兵器库所存甲胄、兵器尽数上缴,以示无反叛之意。”
潘崇彻代表南汉献上国书:“南汉国主刘鋹,愿臣服大周,废除苛政,归附大周版图。今献上明珠百颗、香料千斤、象牙万斤,望太后接纳。”
荆南节度使的使臣、楚地割据势力代表及北汉残余势力使者也纷纷上前,献上降表与贡品,宣誓臣服大周,互不侵扰。
符祥瑞接过内侍呈递的国书逐一看过,脸上露出欣慰笑容:“诸位国主深明大义,愿率国民臣服大周,共促和平,朕心甚慰。自唐末以来,天下大乱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朕执政以来,夙兴夜寐所求者,不过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如今各国臣服,四海归一,正是实现这一愿景的大好时机。”
她顿了顿,提高声音道:“朕在此宣布,接受各国臣服!自今日起,大周与各国结为藩属之国,大周将保障各国安全稳定,不干涉各国内政;各国需奉大周正朔,岁岁朝贡,互不攻伐,互通有无。若有违背盟约者,天下共讨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