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宗训静静地听着,脸上的笑容渐渐褪去,眼中多了几分凝重。他虽年幼时经历过那段艰难岁月,但彼时懵懂,如今听几位大嫂细细说来,才真正明白母后当年的不易,也知晓了如今的太平盛世来得多么珍贵。
“那时候,最让人揪心的就是人口。”王三婆缓缓说道,“先帝在位时,虽然励精图治,百姓的日子稍有好转,但连年征战,人口损耗极大。到了显德七年,天下大乱,人口更是锐减。我记得当时户部统计,全国的户数还不足三百万,很多州县都是十室九空,良田荒芜,连种地的人都没有。太医馆那会儿也忙得脚不沾地,不是去给受伤的士兵疗伤,就是去给染病的百姓诊治,接生的活儿反而少了,就算有,也大多是早产儿、弱胎,存活率低得可怜。”
张大嫂点了点头,补充道:“还有粮食问题。显德七年那会儿,好多地方都闹饥荒,百姓们吃树皮、挖草根,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宫里的粮食也紧张,太后您为了节省粮食,带头缩减膳食,后宫的宫女太监们也都跟着节衣缩食,把省下来的粮食都运往灾区和前线。那时候,谁能想到,短短七年时间,咱们大周会变得这么好呢?”
说到这里,张大嫂的脸上又重新绽放出笑容:“也就是从显德八年下半年开始,情况慢慢有了好转。太后您力排众议,与辽国签订盟约,停止了边境战事,让百姓们终于能安心过日子。又推行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减免赋税,鼓励农耕,还把宫里的良田分给无地的百姓耕种,发放种子和农具,教大家改良耕作技术。到了显德九年,粮食就有了收成,百姓们终于能吃饱饭了。”
“是啊是啊!”李二婶连连点头,“我记得显德九年秋天,我回乡下探亲,看到田地里金灿灿的稻谷,家家户户的粮仓都堆得满满的,百姓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那种场景,我这辈子都忘不了。也就是从那时候起,生孩子的人家越来越多了,而且生下的孩子也越来越壮实。显德十年,太医馆接生的孩子就比显德七年多了一倍还多,而且存活率几乎达到了九成以上。”
王三婆掰着手指头算道:“显德十年,我接生了二十三个孩子,个个都壮实得很;显德十一年,更是接生了三十多个,还有好几个都是双胞胎呢!就拿这陈校尉家的孩子来说,他媳妇怀孕期间,家里粮食充足,还能时常吃到肉类和蛋类,营养跟得上,孩子自然长得壮。这要是放在显德七年,想都不敢想啊!”
符祥瑞听着她们的话,心中满是欣慰。她知道,这几年的努力没有白费。从显德七年的内忧外患,到如今的国泰民安,她和大臣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减免赋税、鼓励农耕、兴修水利、推广改良农具、与辽国停战通商……每一项政策的推行,都历经了重重阻碍,但最终都换来了百姓的安居乐业。
“如今,户部最新统计的户数已经超过了四百万,比显德七年增加了近百万户。”符祥瑞缓缓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各地的良田都得到了开垦,粮食产量逐年递增,不仅能满足百姓的口粮,还有了余粮储备。商路畅通,贸易繁荣,百姓们的收入也增加了,日子越过越红火。这样一来,自然有更多的人家愿意生孩子,生下的孩子也能得到更好的照料,人口自然就越来越多了。”
柴宗训听得格外认真,握紧了拳头道:“母后,儿臣明白了。正是因为您和大臣们的努力,百姓们才能安居乐业,才有这么多健康的孩子出生。将来,儿臣也要像您一样,守护好这太平盛世,让天下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符祥瑞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伸手抚上儿子的脸颊:“母后相信你,我的儿已经长大了,懂得为天下苍生着想了。”
“这都是太后您的功劳啊!”张大嫂由衷地赞叹道,“若不是太后您英明神武,力挽狂澜,稳住了局势,推行了这么多好政策,咱们大周也不会有今天的好日子。百姓们都感念您的恩情,都说您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呢!”
“是啊是啊!”其他几位大嫂也纷纷附和,“太后您不仅让百姓们能吃饱饭、穿暖衣,还让大家能安心过日子,繁衍后代,这份功德,真是比天还大!”
符祥瑞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所有大臣和百姓共同努力的结果。没有大臣们的辅佐,没有百姓们的辛勤劳作,就没有今天的大周。如今,人口越来越多,国力越来越强盛,这正是我和先帝所期望的。只要百姓们能安居乐业,天下太平,我所做的一切就都值得了。”
正说着,襁褓中的婴儿忽然又哭了起来,声音响亮而有力,仿佛在回应众人的话语。张大嫂连忙上前,小心翼翼地抱起婴儿,轻轻拍打着他的后背,柔声哄道:“乖宝宝,别哭别哭,咱们生在太平盛世,可是天大的福气呢!以后有吃有穿,有爹娘疼爱,还有太后娘娘和小陛下保佑,一定会健康快乐地长大!”
婴儿似乎听懂了她的话,哭声渐渐止住,又闭上眼睛睡了过去,小脸上还带着甜甜的笑容。
殿内的众人看着这一幕,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每个人的身上,温暖而明亮。窗外的腊梅开得正艳,阵阵清香飘进殿内,仿佛在诉说着这太平盛世的美好。
符祥瑞望向身旁已然有了少年天子气度的柴宗训,又望向窗外万里晴空,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她知道,人口的增长是国力强盛的基础,而少年君主的成长,更是大周未来的希望。只要百姓们能继续安居乐业,柴宗训能传承治国爱民的初心,大周的人口会越来越多,国力会越来越强盛,终有一天,会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让天下所有的百姓都能共享这太平盛世。
而此刻,在洛阳城的大街小巷,类似的喜事正在不断上演。一个个新生命的诞生,就像一颗颗希望的种子,在大周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十三岁的少年君主,正在母后的教导与盛世的熏陶下,逐渐褪去青涩,成长为能扛起家国重任的继承者。燕云古道上的商旅依旧络绎不绝,边境线上的百姓往来友好,草原与中原共生共荣,一幅国泰民安、人口繁昌、薪火相传的盛世画卷,正在缓缓展开。
喜欢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