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铭那充满恶意的琴声戛然而止,如同被无形的手扼住了喉咙。公寓楼内外,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寂静。并非空无,而是充斥着方才那场短暂却激烈的“三方共构”所留下的、复杂而沉重的余韵。
秦思雨呆立在原地,心脏仍在为刚才那扭曲、冲突又骤然归于某种宏大秩序的音景而剧烈跳动。她说不清那是什么感觉,像是目睹了一场无声的爆炸,或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宇宙在瞬间碰撞、湮灭,又诞生出某种无法理解的新事物。她看向林辰,他脸色苍白,闭着眼靠在琴凳上,胸口微微起伏,显然消耗巨大。但不知为何,他周身散发出的气息,却比之前更加深邃,更加……不可测。
苏喆(林辰)没有在意身体的虚弱,他的全部心神都沉浸在对刚才那一刻的回味与分析中。
张铭的“噪音”入侵,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淬炼。它逼迫他在维持自身“共构”核心的同时,去强行包容和整合极端对立的外部干扰。而陈教授那一声冰冷的、作为“坐标”的音符,则是在他最关键的时刻,提供了一个绝对的参照系,一个稳定混乱的“锚点”。
这不再是单方面的“共构”,而是一次偶然的、三方参与的、“存在”层面的对话。
他缓缓睁开眼,目光再次投向楼下。
陈教授那片“沉寂星云”并未恢复之前的绝对平静。它内部仿佛经历了一场无形的震动,冰冷的“秩序”被打破后又以某种方式重组,散发出一种更加复杂、更加……“生动”的沉寂。一种仿佛冰层之下,终于有深水开始极其缓慢流动的质感。
更重要的是,苏喆清晰地感知到,从那片星云的核心,传来了一股微弱但持续不断的“牵引力”。不再是之前的映照或审视,而是一种明确的“邀请”。
邀请他,继续。
不是继续傍晚那种隔着楼板的日常交流,而是继续刚才那种更深层次的、触及存在本质的“共构”。
苏喆心中了然。陈教授那冰冻了不知多少年的心防,在经历了方才那场由外敌(张铭)意外引发的、触及本源的共鸣后,终于裂开了一道足以让光线真正透入的缝隙。
他站起身,尽管脚步还有些虚浮,但眼神无比坚定。他对一旁仍处于震惊中的秦思雨打了个手势,示意她留下,然后便径直走向门口,打开门,走下楼梯。
他要去楼下。他要面对面,进行这场期待已久,也猝然降临的“共构”。
秦思雨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楼梯拐角,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有跟上去。她知道,接下来的空间,不属于她。
苏喆来到陈教授的家门口。门是虚掩着的,仿佛早已预料到他的到来。他推门而入。
房间里的陈设极其简单,甚至可以说是空旷。最多的就是书,密密麻麻摆满了靠墙的书架,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和淡淡墨香的味道。陈教授就坐在窗边一把老旧的藤椅上,背对着门口,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他没有回头,也没有任何动作,但苏喆能“感觉”到,整个房间的空气,都因为他的到来而微微“紧绷”了起来,那是一种混合着期待、审视,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的情绪场。
苏喆没有出声,他走到房间另一侧,那里摆放着一架看起来年代久远,但保养得极好的三角钢琴。这架琴,想必曾陪伴陈教授和他的妻子,度过无数个探讨哲学与音乐的日夜。
他在琴凳上坐下,手指轻轻拂过微凉的琴键。
他没有立刻开始。
他闭上眼睛,首先将自己的意识与这房间本身的情感场域连接。书的“沉默智慧”,旧家具的“时光沉淀”,窗外夜色的“深邃包容”,以及陈教授那片如同北极冰海般、表面冰冷死寂、深处却已开始暗流涌动的庞大情感体……
他不再试图去“翻译”某个具体的景象或情绪,而是尝试与这片由陈教授主导的、独特的“存在场域”进行全面的、深度的“共构”。
他的手指落下。
第一个音符,极其轻微,如同冰原上第一片雪花的飘落。它对应着这房间“沉默”的质感。
第二个音符,低沉而悠长,如同冰层下深水的流动。它对应着陈教授情感内核那刚刚开始的、“生动”的沉寂。
第三个音符,清亮而带着一丝寒意,如同映照在冰面上的星光。它对应着那些书籍中蕴含的、冰冷的理性之光。
他没有旋律,没有和声进行,只有一个个精心选择的、代表不同“存在频率”的音符,如同散落的星辰,开始在这片情感的夜空中自行寻找位置,彼此吸引、排斥、共振……
渐渐地,一段前所未有的“音乐”开始浮现。
它冰冷,空旷,结构严谨如同数学证明,却又在那绝对的秩序中,蕴含着一种巨大的、被压抑的悲恸与……追问。它描绘的不是个人的悲伤,而是一种面对宇宙洪荒、时间流逝、存在与虚无的终极诘问。是哲学家的绝望,也是思想者的孤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快穿之我只想超脱啊》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醉爱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醉爱小说网!
喜欢快穿之我只想超脱啊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快穿之我只想超脱啊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