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夯看向众人,孙巧满眼期待,周石点头应允,吴绣含笑颔首,李墨掂了掂酒葫芦,咧嘴一笑。】
赵夯(大声道):“成!状元公如此看重咱,咱《宫束班》就陪您干了!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咱都是粗人,没读过多少书,若有做得不对的地方,您可得多担待,慢慢教!”
罗洪先(起身,拱手还礼):“互帮互助,方能成事。从今日起,你们便是我绘制《广舆图》的左膀右臂。书房旁的偏院已收拾妥当,你们先安顿下来,明日便开始熟悉图籍,着手准备材料。”
【众人齐声应诺,赵夯兴冲冲地带着大家往外走,孙巧还回头多看了几眼案上的《舆地图》,李墨又偷偷抿了口酒,被赵夯在后脑勺拍了一下。】
场景二:罗府偏院,傍晚
【偏院收拾得干净整洁,靠墙放着木料、竹篾、石料、绣线等工具材料。赵夯坐在院中石桌旁,给众人分配任务。】
赵夯:“状元公把这么大的事交给咱们,可不能掉链子!孙巧,你明日去山里选些韧性好的竹篾,试试能不能编出状元公说的‘图例’模型;周石,你负责把那些硬木打磨成刻版,要平整,不能有半点毛刺;吴绣,你先研究研究状元公给的图籍,看看那些地名注释怎么标注更清晰;李墨,你赶紧去多调制些‘万年墨’,别总想着喝酒!”
李墨(嘟囔):“知道了知道了,少不了你的墨就是。不过状元公说的比例尺,到底是啥玩意儿?”
孙巧:“我听状元公说,就是画的时候,把大的山川河流按比例缩小,比如一百里的路,在图上只画一寸,这样整个天下才能画在一张图上。”
赵夯(恍然大悟):“哦!就是跟咱做木匠活似的,按图纸缩小尺寸呗!这咱熟啊!”
吴绣(轻声道):“没那么简单。状元公说,要先测量实际距离,再定下统一的比例,这样各地的距离才准确。可咱们怎么测量千里之外的山川河流呢?”
【众人一时语塞,赵夯挠了挠头,拍了下大腿。】
赵夯:“嗨!咱想那么多干啥?状元公是状元,肯定有办法!咱只要把自己的手艺练好,听状元公的吩咐就行!明日咱都好好表现,别让状元公觉得咱《宫束班》是一群只会吹牛的憨货!”
【众人纷纷点头,院中的灯光映着他们憨厚却坚定的脸庞,夜色渐浓,却挡不住他们对未来的期待。】
第二幕:一波三折,憨货显能
场景三:罗府书房,三个月后
【书房内,案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草图和刻版,罗洪先正对着一幅草图皱眉,赵夯等人围在一旁,神色沮丧。】
罗洪先(指着草图):“这里的黄河河道标注有误,按古书记载,黄河在此处应有一个弯道,但你们刻的版上却是直的;还有这里的山脉高度,用竹篾编织的模型与实际落差不符,这样绘出的图,会误导世人。”
赵夯(脸涨得通红):“状元公,这不能怪我们啊!那些古书记载得乱七八糟,有的说黄河是弯的,有的说就是直的,我们也不知道该信哪个;还有那山脉,咱也没去过,只能凭着想象编模型……”
孙巧(低下头):“是我不好,我编模型的时候,没考虑到实际的海拔落差,只想着好看了。”
李墨(小声道):“我的墨汁倒是没问题,就是这草图改了一遍又一遍,我都快把墨磨秃了……”
罗洪先(叹了口气):“不怪你们。纸上谈兵终觉浅,看来,我们不能只依赖古书记载,必须亲自去实地查证。”
赵夯(瞪大了眼睛):“亲自去?状元公,天下那么大,山川河流那么多,咱得走到猴年马月啊?而且路上山高水险,万一遇到劫匪、猛兽咋办?”
吴绣(担忧道):“是啊,状元公乃文曲星下凡,怎能轻易涉险?不如我们派人去打听消息?”
罗洪先(眼神坚定):“舆图之事,半点马虎不得。若不亲自查证,绘制出的图便是错的,不仅毫无用处,还会误国误民。我意已决,明日便出发,先去黄河沿岸查证河道,再去西南山脉测量落差。”
周石(上前一步):“状元公身子金贵,路途艰险,我陪您去,遇到危险我能挡着。”
孙巧:“我也去!我眼神好,能辨认方向,还能编些竹器方便赶路。”
吴绣:“我擅长记录,路上可以把所见所闻都记下来,方便后续校正舆图。”
李墨(挠了挠头):“那我也去吧,路上还能给你们调墨汁,偶尔还能给你们露一手厨艺……”
赵夯(急了):“你们都去了,《宫束班》咋办?不行,要去一起去!我是班主,得照顾大家!再说,我木匠手艺,路上遇到桥梁破损、房屋倒塌,还能修一修!”
罗洪先(看着众人,心中暖意融融):“好!既然大家都愿意,那我们便一同出发。不过路上务必小心,一切听从安排,不可鲁莽行事。”
【众人齐声应诺,原本沮丧的气氛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斗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艺之神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艺之神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