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香文化通史》的外文译本在海外热销之际,一份来自北京的邀请函悄然抵达盛唐香文化博物馆。淡金色的信封上印着“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的烫金字样,拆开时,一纸庄重的请柬缓缓展开——苏合香因其在香文化传承与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被授予“国家文化贡献奖”,受邀前往人民大会堂参加颁奖典礼。
消息传开时,苏合香正带着传习基地的学员们在凝香阁炼制“松烟香”。铜制香釜中,沉香、松脂、柏叶在文火下慢慢交融,清冽的香气萦绕鼻尖,学员们专注地跟着她学习碾香、和料、塑形的技法,指尖翻飞间,一块块规整的香饼渐渐成型。苏念唐捧着邀请函快步走进来,声音里难掩激动:“妈,‘国家文化贡献奖’的邀请函!这可是国内文化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你终于实至名归了!”
学员们闻言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眼中满是敬佩与欣喜,掌声瞬间在凝香阁内响起。苏合香放下手中的香杵,接过邀请函,指尖抚过烫金的字迹,心中没有预想中的狂喜,反倒涌起一阵温热的沉静。这荣誉于她而言,不是终点,而是对过往数十年坚守的认可,更是对未来传承之路的期许。“这份荣誉,从来都不是我一个人的。”她望着身边的学员,又看向闻讯赶来的萧策与阿罗憾,语气庄重,“是萧策、阿罗憾先生的陪伴与相助,是各位学员的坚守与热爱,是所有为中华香文化传承付出努力的人,共同铸就了这份荣光。”
萧策走到她身边,目光温柔而坚定:“合香,这是你应得的。从盛唐穿越而来,你带着‘长安十二香’的记忆,耗尽心血复原古香、编写通史、培育传人,这份坚守与付出,配得上所有赞誉。”阿罗憾也颔首附和,手中摩挲着一枚珍藏多年的西域香玉:“我见证了你从长安街头的调香女,到如今的香文化传承人,看着‘长安十二香’重焕生机,看着中华香文化走向世界,这份荣誉,是对你最好的嘉奖。”
颁奖典礼定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午后,人民大会堂的金色大厅内灯火璀璨,庄严肃穆。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界泰斗、非遗传承人、文化工作者齐聚一堂,衣袂翩跹间,尽显文化传承的厚重与荣光。苏合香身着一袭素雅的墨色旗袍,领口绣着淡淡的玉簪香花纹样,那是“长安十二香”中最清雅的一款香纹,既显端庄,又藏初心。萧策身着藏青色中山装,身姿挺拔,始终陪在她身侧;苏念唐则穿着浅杏色连衣裙,眉眼间带着朝气,手中捧着那枚陪伴苏合香穿越时空的玉佩,那是母亲传承之路的见证,也是她心中的精神图腾。
下午三时,颁奖典礼正式开始。当主持人念到“苏合香”的名字时,聚光灯缓缓聚焦在她身上,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苏合香整理了一下衣襟,稳步走上领奖台。台上,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的领导亲手将奖章与荣誉证书递到她手中,奖章是纯金打造,正面刻着“国家文化贡献奖”七个大字,背面则是祥云纹与香篆图案,寓意着文化传承的生生不息。
握着沉甸甸的奖章,苏合香站在领奖台中央,目光扫过台下的人群,看着萧策眼中的期许、苏念唐眼中的自豪、阿罗憾眼中的欣慰,还有那些熟悉的学者、传承人、学员们的笑脸,心中百感交集。麦克风的声音清晰地传遍整个大厅,她的声音温柔却有力,带着穿越千年的沉静与坚守:“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站在这里,接过这枚奖章,我心中满是感激与敬畏。感激这个时代,给了传统文化复兴的土壤;敬畏这份传承,让我有机会成为中华香文化千年脉络中的一员。”
“很多人都知道,我曾是盛唐长安的一名调香女,因一枚玉佩穿越时空,来到当下。带着‘长安十二香’的记忆,带着对香文化的热爱,我开始了复原古香、传承技艺的道路。这一路走来,有过迷茫,有过艰辛,有过无人理解的孤独,也有过柳暗花明的喜悦。”她顿了顿,目光落在手中的奖章上,继续说道,“我始终记得,在盛唐的长安,香是宫廷大典上的庄重仪式,是文人雅集时的清雅点缀,是寻常百姓家的烟火气息,是丝绸之路沿线文化交流的纽带。它不仅仅是一缕香气,更是中国人的审美情趣、生活哲学与文化情怀。”
“这些年,我们复原‘长安十二香’,让失传千年的古香重焕生机;编写《中华香文化通史》,梳理中华香文化的千年脉络,让更多人了解香文化与中华文脉的深层关联;创办传习基地,培育年轻传人,让传统制香技艺得以延续;推动香文化走向世界,让海外友人通过一缕香气,读懂中国。”苏合香的声音渐渐提高,带着一份坚定的信念,“但我深知,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中华香文化的传承,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独行,而是一群人的同行。”
“这份荣誉,属于每一位为中华香文化传承付出努力的人——属于陪着我梳理盛唐香俗、撰写史料的萧策先生;属于为西域香文化研究耗尽心血的阿罗憾先生;属于年轻有为、用创新方式传播香文化的女儿念唐;属于传习基地的每一位学员,属于每一位坚守在非遗传承一线的匠人,属于每一位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人。”她的话语中满是感恩,台下的掌声再次响起,经久不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长安香事:调香师的盛唐浮沉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长安香事:调香师的盛唐浮沉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