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还未散尽时,苏合香已站在“盛唐香文化博物馆”的后庭。露水滴落在她亲手栽种的沉香木叶片上,折射出细碎的晨光,空气中弥漫着若有似无的清甜香韵——那是昨夜她新调制的“醒神香”,用晨露浸润过的薄荷与晒干的桂花混合制成,专门放在萧策书房,助他晨起梳理古籍时保持清醒。
她指尖轻轻拂过沉香木粗糙的树皮,想起三个月前体检报告上那行刺眼的“气血两虚,建议静养”,嘴角不由得牵起一丝无奈的笑。这些年为了复原“长安十二香”、筹建博物馆,再到后来推广传统香文化,她几乎把所有精力都倾注其中,连萧策时常提醒她“多歇片刻”,都总被她以“还有一批学员等着学配香”“阿罗憾那边的跨境订单要确认香料纯度”为由岔开。直到上个月在整理唐代《千金方》中记载的药香配方时,突然眼前发黑栽倒在书案前,才终于被萧策强硬地按下了所有工作,勒令她每日只处理两小时博物馆的核心事务,其余时间都用来调理身体。
“在想什么?露水重,怎么不多穿件衣裳?”萧策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熟悉的暖意。他手中捧着一件月白色的薄绒披风,轻轻搭在苏合香肩上,指尖不经意触到她的脖颈,察觉微凉的温度,眉头又蹙了几分,“昨日大夫说你不宜久站,怎么又跑到后庭来了?”
苏合香转过身,看着他眼底藏不住的担忧,心中一软。眼前的萧策早已褪去了盛唐时的铠甲锋芒,一身素色棉麻长衫衬得他气质温润,唯有眉宇间的沉稳依旧。这些年他陪着自己在现代扎根,从最初连手机支付都要学上半个月,到如今能熟练地用电脑整理唐代军事史料,甚至还会用绘图软件标注出“安史之乱”时的行军路线,可唯独在她的身体这件事上,始终保持着盛唐时那股不容置喙的执着。
“我就是来看看这些香料,”她拉过萧策的手,将掌心贴在他温热的手背上,“你看这株沉香木,去年移栽来时还只有半人高,如今都快齐腰了。等它再长大些,说不定就能取一小块老料,复刻盛唐时的‘宫廷沉香’。”
萧策无奈地摇摇头,却还是顺着她的话往下说:“好,等它长大,我们一起取料。但今日不行,”他指了指天上渐渐散去的雾气,“方才阿罗憾发来消息,说终南山的净业寺派人来送信,寺里的慧明长老听闻你在研究唐代药香,想邀你去寺中一叙,说寺里藏着几卷唐代高僧留下的《香疗手记》,或许对你调理身体有帮助。”
“净业寺?”苏合香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她曾在《长安香事》的史料中看到过记载,净业寺是唐代佛教律宗的祖庭,盛唐时不少高僧都曾在此修行,而律宗僧人素来注重“香疗”,认为香料不仅能清净身心,更能辅助调理身体。只是这些年她一直忙着博物馆的事,始终没能抽出时间去拜访。
“是啊,”萧策点头,从怀中取出一封泛黄的信笺,递到她手中,“慧明长老在信中说,寺里保存的《香疗手记》是唐代道宣律师的弟子所着,里面记载了二十余种用山野草药与香料配伍的药香方,其中‘禅定香’‘固本香’两款,专门针对气血亏虚之症,或许比现代的西药更适合你。”
苏合香接过信笺,指尖抚过信上苍劲的毛笔字迹,心中涌起一阵期待。她这些日子一直在研究唐代药香,发现古人早已懂得利用香料与草药的协同作用调理身体,比如《千金方》中记载的“安息香丸”,用安息香、沉香与当归配伍,既能安神,又能补血。若是能得到道宣律师弟子的手札,说不定能找到更贴合自己体质的配方。
“那我们何时出发?”她抬头看向萧策,眼中满是急切。
萧策见她终于有了对“休养”之事上心的模样,紧绷的眉头稍稍舒展:“我已经让司机备好了车,吃过早饭就能走。阿罗憾说他今日会来博物馆替我们盯着重修‘郁金香’展区的事,你放心便是。”
吃过早饭,两人便驱车前往终南山。车子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行驶,窗外的景色渐渐从城市的高楼变成了郁郁葱葱的树林,空气中的尘埃仿佛都被山林的湿气过滤干净,只剩下草木的清香。苏合香靠在车窗上,看着窗外掠过的溪流与岩石,恍惚间竟想起了盛唐时与萧策一同前往岭南寻找沉香木的场景——那时也是这样崎岖的山路,萧策骑着马走在前面,不时回头叮嘱她“小心脚下”,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身上,像是镀了一层金。
“在想盛唐的事?”萧策握住她的手,声音温柔,“等你身体好些,我们可以再去岭南看看。阿罗憾说现在岭南还有一片百年沉香林,保存得很好。”
苏合香笑着点头,将头轻轻靠在他肩上:“好啊,到时候我们再像当年那样,采些沉香木回来,教学员们辨认真正的好料。”
车子行驶了近两个小时,终于抵达净业寺山门前。远远望去,寺庙的红墙在翠绿的山林间格外显眼,山门上“净业寺”三个鎏金大字历经岁月洗礼,却依旧透着庄严。一位穿着灰色僧袍的小和尚早已站在山门前等候,见他们下车,连忙走上前合十行礼:“阿弥陀佛,苏施主、萧施主,慧明长老已在禅房等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长安香事:调香师的盛唐浮沉》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醉爱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醉爱小说网!
喜欢长安香事:调香师的盛唐浮沉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长安香事:调香师的盛唐浮沉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