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9 年夏末,东陆联邦山城,一处隐藏在城市地下百米的秘密军用站台。
付华飞、赵建军、何飞跟在杨华身后,穿过三道刷着哑光黑漆的铁门。每道门前的武装士兵都戴着黑色面罩,只有露在外面的眼睛像淬了冰的钢珠,扫过三人时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当最后一道门的电子锁发出 “滴” 的解锁声,站台的冷意瞬间裹住他们 —— 这里没有普通火车站的喧嚣,没有小贩的叫卖,甚至没有多余的灯光,只有两排嵌入式地灯沿着铁轨延伸向黑暗,地面擦得能映出人影,空气里混着金属锈味与一种若有若无的、类似臭氧的奇异气息。
“那是什么?” 何飞突然停下脚步,指着站台角落的墙壁。那里有一道新鲜的划痕,像是用尖锐金属刻出来的,纹路扭曲,既不像涂鸦,也不像施工留下的痕迹,倒像某种符号 —— 顶端是个三角形,下面连着三道平行的横线,末端还沾着一点暗红色的印记,在昏暗的光线下像干涸的血迹。
杨华的眼神瞬间沉了下去,快步走过去用手套蹭了蹭印记,指尖传来粗糙的颗粒感:“别碰,可能是之前运输队留下的。” 他的语气很平淡,却悄悄用靴尖盖住了划痕的一角,“快上车,时间不等人。”
三人没再多问,跟着他走向站台尽头的列车。那是一列通体漆黑的军用专列,车身没有任何标识,只有车头悬挂着一枚徽章:利剑交叉着展开双翼,边缘泛着冷光 —— 东陆联邦空军 “战略运输与特种作战联队” 的标志,传说中只执行最高机密任务的部队。可付华飞注意到,列车第三节车厢的车窗玻璃上,有一道极细的裂痕,裂痕边缘残留着一点透明的胶状物质,不像是运输途中碰撞造成的,倒像被某种高能射线灼过。
杨华今天换了一身深蓝色作训服,没有军衔,领口却别着一枚小小的银色徽章 —— 和付华飞胸口的青铜航徽轮廓有几分相似,只是中间刻着 “云” 字。他脸上没了惯有的痞气,表情严肃得像结了霜:“从现在起,你们是西北试飞基地‘01 号特聘专家组’,代号‘磐石’。我是你们的联络官兼安保负责人,记住,在基地里,任何没经过我确认的信息,哪怕是食堂阿姨说的‘今天吃红烧肉’,都不能信。”
车门开启时发出 “嗤” 的气压声,走进车厢的瞬间,三人的认知再次被刷新 —— 这里更像移动的军事指挥中心:一侧是符合人体工学的金属座椅,每个座位旁都嵌着独立信息终端,屏幕亮着淡蓝色的光;另一侧是一整面巨大的电子显示屏,正显示着三维地理信息图,红色军事符号密密麻麻,数据流在屏幕下方滚动。可付华飞的目光落在了显示屏角落 —— 那里有一个微小的异常光点,闪烁频率和他之前在量子阵列中捕捉到的 “虚涡” 信号惊人地相似,只是强度弱了很多,像一粒藏在数据流里的沙。
“接下来 48 小时,这里是你们的办公区,也是宿舍。” 杨华指着终端,语气不容置疑,“交出所有电子设备 —— 手表、电子词典,哪怕是纽扣大小的录音笔。” 他递来一个金属托盘,托盘底部刻着一串编号:0719。
付华飞掏出怀里的旧怀表(父亲留下的,没有电子元件),赵建军摘下运动手表,何飞拿出医用电子测温笔。当何飞的测温笔放在托盘上时,笔身突然发出 “嘀嘀” 的微弱声响,屏幕上的数值疯狂跳动,从 36℃跳到 58℃,又瞬间归零,最后黑屏。“怎么回事?” 何飞皱眉,这是他昨天刚在校医院校准过的设备。
杨华的脸色变了,立刻用特制信号屏蔽袋裹住测温笔,扔进角落的密码箱:“可能是站台的强磁干扰,别在意。” 可他锁箱子时,付华飞清楚地看见,箱壁内侧贴着一张黄色的警示贴,上面写着 “警惕:外来信号渗透”,日期是昨天 —— 比他们出发的时间早了 24 小时。
列车缓缓启动,车轮与铁轨摩擦的 “哐当” 声逐渐规律。窗外的黑暗越来越浓,偶尔能看到隧道壁上的反光条一闪而过。付华飞靠在窗边,看着玻璃上自己的倒影,突然发现倒影边缘有一道极细的光斑,像远处的车灯,却始终跟在列车侧面,速度与列车完全同步。他故意咳嗽了一声,用手挡住玻璃的一角,光斑立刻消失,几秒后又出现在另一侧 —— 不是车灯,更像某种追踪装置发出的信号。
“你看什么?” 赵建军凑过来,顺着他的目光看向窗外,只有无尽的黑暗,“担心基地的情况?”
“没什么。” 付华飞摇摇头,指尖在玻璃上轻轻划过,光斑跟着移动。他突然想起母亲临走前塞给他的纸条:“遇到跟着你的光,就摸航徽三下。” 他悄悄按住胸口的青铜航徽,指尖传来熟悉的冷意,那道光斑突然闪烁了三下,然后彻底消失在黑暗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修道与星海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修道与星海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