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三个字平平无奇,却像一道无形的结界,瞬间切断了林微光所有预备好的开场白。
“伞收了。”
他的声音不高,在巨大的雨声中甚至显得有些模糊,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平静地落在她耳边。
林微光僵在原地,所有血液似乎都凝固在那把沉重冰冷的伞柄上了。她甚至不确定自己有没有控制好表情,只觉得脸颊肌肉都有些发僵。这句话……是让她把伞还回去?在这个他们第一次正式、官方、带着巨大舆论压力见面的时刻?仅仅是为了收回这件意外流出的私人物品?
办公室里冰冷灯光,金属工作台刺眼的反光,窗外被风雨模糊扭曲的晦暗天光,混合着陆时砚那双沉静得如同古井、看不到丝毫波澜的眼眸,构成了一片令人窒息的沉重。她握着伞的手指攥得更紧,骨节突出,仿佛那是她此刻在旋涡中唯一的、冰冷的锚点。
就在气氛凝固得快要让人喘不过气时,门外响起了新的脚步声和低语。另几个被通知参会的学生和两位老师鱼贯而入,冰冷的房间骤然被杂音和生气挤满,驱散了一部分沉滞的空气。建筑系的两位专业老师,艺术设计学院的带队黄老师,还有几个林微光不认识的同学——大概是建筑系的本科生,其中就包括昨天傍晚跟在陆时砚旁边、笑声最开朗的那个男生。
“人都到齐了?”黄老师,一个戴着细边眼镜、声音温和的中年教授笑着扫视一圈,目光在林微光和陆时砚身上短暂停留了一瞬,似乎略过了一丝不易察觉的了然和兴味。他直接忽略了空气里那点微妙的紧绷,敲了敲桌面,“时间宝贵,雨这么大不是聊天的日子。小陆,开始吧。”
所有人的目光,下意识地,都投向了落地窗前的那个身影。
陆时砚仿佛只是刚刚从沉思宇宙奥秘的状态中短暂抽离,脸上依旧没有任何多余的神情。他向前踱了两步,停在巨大的工作台一端。那张侧脸在冷调的灯光下线条更加冷硬锋利。他没再去看林微光,仿佛刚才那句“伞收了”只是一句无关紧要的提醒。
他修长的手指落在一叠厚厚的、印着复杂平面图的图纸上,指尖按着边角,沉稳有力。
“项目目标,还原明泽初创期‘怀源图书馆’建筑群实体模型,全尺寸比例。” 声音依旧低沉平稳,但这次字字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掌控力,瞬间将所有人的注意力强行拽回冰冷的图纸世界。
“场景图部分,”陆时砚的目光没有刻意转向艺术学院的众人,只是自然地平视前方,视线焦点落在图纸后方空白的墙面上,像是在勾勒它应有的样子,“需要基于建筑主体风格,最大程度还原其时代环境风貌细节。核心要求:氛围感精确。黄老师带队,林微光、米小葵——主要执笔。”
当“主要执笔”这四个字被他用一种平淡的、甚至带着点公事公办的客观口吻说出来时,林微光感觉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极快地攫住又松开。她猛地抬眼去看陆时砚。他却完全没有看她,已经侧过身,指向贴在旁边立式白板上的进度日程表,指尖在白板边缘留下一道细微的光痕。
“初稿截稿日,十五天后。协调安排……”
会议在一种极其高效甚至显得冷漠的节奏中进行着。陆时砚的讲解简洁、清晰、带着一种接近冷酷的逻辑性。建筑系的几位同学时不时抛出一个技术问题,他应对时术语精准,思路如手术刀般锐利。艺术学院的黄老师偶尔补充场景图艺术表现的细节要求。
林微光强迫自己收敛心神,打开带来的速写本,一边听一边在空白页上飞快地记录着关键词和要求,笔尖快速划过纸张,试图抓住每一个有用的信息点。但一种莫名的感觉始终缠绕着她——她能清晰地感觉到那道低沉平稳的嗓音,偶尔在提到“场景图细节”或者“画面空间透视要求”时,那视线若有若无地扫过她低垂记录的头颅上方,像是在评估一尊石膏像是否符合透视线。没有温度,只有深度。
她紧握的拳头在桌下慢慢松开,指甲在掌心留下了几个清晰的月牙痕。心头的困惑像藤蔓一样滋生:为什么是他提名的她?如果是为了那场喧嚣的论坛风暴,他应该唯恐避之不及才对!如果是单纯认可她的能力……她翻开的那页纸上明明只潦草地画着几栋简陋的、作为会议笔记的背景建筑轮廓,笔触僵硬。就凭这些,就能被认定有能力承担校庆重点项目核心场景图?这逻辑怎么都说不通!
会议结束得很快。
“散会。”
陆时砚合上手中的激光笔,屏幕上那张放大的建筑细部节点图瞬间消失。他没有任何多余的叮嘱或者寒暄,转身走向工作台另一端,拿起几份需要签字的文件,仿佛刚才主导会议的是一个与他无关的精密度处理器。
人群开始收拾东西,三三两两议论着散去。
林微光迅速扣上笔帽,感觉紧绷的神经终于可以松弛一点。她正想和同样在收拾笔记的米小葵低声说点什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星光偏要吻烟台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星光偏要吻烟台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