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社区力量的强势介入,那些为了维持城市最基本运转而不得不冒险外出的人们,也构成了这道特殊风景线的一部分。一次,家里的存粮告急,徐航戴着口罩,拿着宝贵的出入证,全副武装地前往附近一家还在营业的超市采购。回来的路上,他尝试拦下了一辆出租车。
出租车司机是一位姓刘的中年大叔,同样口罩、手套装备齐全。车窗全程大开,车内弥漫着浓烈刺鼻的消毒水味道。
“师傅,这味儿可真够冲的。”徐航忍不住说。
“没办法啊,小伙子,”司机老刘的声音带着疲惫和无奈,“每拉一拨客人就得喷一遍,方向盘、座位、门把手……一点不敢马虎。家里老婆孩子都担心着呢,但不开车,一家人吃啥?总得有人干活啊。”
车子行驶在空旷得诡异的街道上,老刘的话匣子打开了:“以前堵车烦,现在看着这空荡荡的马路,心里更发毛。拉到的客人,十个有九个是去医院或者去买菜的,都小心翼翼的,话都不敢多说。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徐航默默地听着,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如同被冻结了的城市街景,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这些普通的劳动者,如同维系着“孤岛”生命线的毛细血管,在巨大的风险中,艰难地支撑着城市最基本的脉搏跳动。
回到公寓,徐航将采购回来的物资放在门口,严格按照王主任宣传的方法,用稀释的消毒液喷洒外包装,然后才拿进屋。林雪则已经开始了她“SOHO”的工作,对着电脑屏幕,通过时好时坏的电话线,与同样分散在各地家中的同事进行着磕磕绊绊的电话会议。
这座庞大的城市,被分割成了无数个像他们公寓这样的、彼此隔离的“孤岛”。物理空间上的距离被拉大,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被降到最低。然而,在这种极致的隔离中,一种基于共同命运和社区纽带的、新型的守望相助,也在悄然生长。邻居之间虽然很少碰面,但会在楼道的留言板上互相提醒注意防护;社区微信群(当时还是QQ群和短信)里,会共享哪里能买到新鲜蔬菜的信息;对孤寡老人,居委会会组织志愿者上门送菜送药……
林雪和徐航,身处这巨大的“孤岛”之中,每天在担忧、焦虑、有限的工作和枯燥的隔离生活中循环。他们牵挂远在美国未能归来的朋友,更无比担忧就在这座城市里、身处医院前线的母亲周文瑾。那种明知亲人身处险境却无能为力的感觉,比疫情本身的威胁更让人备受煎熬。他们知道,母亲一定有无数的话想叮嘱,有无数的担忧想倾诉。下一次越洋电话的铃声响起,必定会带来来自一位老医务工作者最深切的牵挂和最专业的嘱托。
喜欢三江奔流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三江奔流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