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亲率二十五万大军,将邺城围得水泄不通。虽然此刻蜀军可以算是再与时间赛跑,但他并没有立刻发动不计代价的猛攻。他深知,强攻这等坚城,就算血流成河也不一定能成,越急就越容易犯错。他需要更巧妙的办法。
于是,一场针对守军精神和意志的残酷消耗战开始了。
诸葛亮下令,将大军分为数班,日夜不停,轮番对邺城进行骚扰。
白日里数十架投石机被推到阵前,不间断地向城头抛射石弹,虽准头一般,但巨大的石块砸在城墙上、垛口上,发出的轰鸣和震动,足以让守军神经紧绷。同时,强弓硬弩进行覆盖性射击,压制城头守军活动。
而到了夜晚战鼓号角齐鸣,士兵举着火把,在城外来回奔跑,做出即将攻城的假象。小股精锐部队则借助夜色掩护,悄悄接近城墙,尝试攀爬或挖掘,一旦被发觉便迅速撤退。有时甚至会真的发动几次小规模的、试探性的突击。
一连数日,邺城守军被折磨得苦不堪言。白天无法安心防守,夜晚无法安然入睡,精神始终处于高度紧张和疲惫状态。城头守军的反应,肉眼可见地变得迟钝和混乱起来。
王观、徐霸深知此乃诸葛亮疲兵之计,严令各部保持警惕,轮换休息。但面对蜀军无休无止、真真假假的骚扰,效果甚微。守军的士气,如同被缓慢放气的气球,一点点地瘪了下去。
这样的疲敌之计一连持续了数天,诸葛亮认为时机到了。这一夜,格外寒冷,北风呼啸。连续多日的骚扰,让守军形成了思维定式——蜀军惯于在初更、子时等时段佯攻,到了三更天,往往是双方最为疲惫、戒备相对松懈的时候。
公元248年冬,十一月丁亥,三更天。
邺城守军大多蜷缩在垛口后,抱着兵器,在寒冷的夜风中昏昏欲睡。连日的精神折磨,让他们几乎到了极限。连巡城的军官,脚步也显得沉重拖沓。
就在此时!
呜——!呜呜——呜——!
季汉军中,进攻的号角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急促和凌厉,猛然炸响!不再是骚扰的鼓噪,而是总攻的咆哮!
“杀——!”
“攻破邺城!活捉郭淮!”
震天的喊杀声如同海啸般从四面八方涌来!无数黑影如同潮水般,扛着云梯、推着冲车,向着城墙猛扑而来!这一次,是真正的、全力以赴的猛攻!
守军猝不及防!从极度的疲惫和松懈中被强行惊醒,许多人脑子一片空白,慌乱地寻找武器,组织防御,但阵型已然大乱!
“顶住!快放箭!滚木擂石!”王观在亲卫簇拥下冲上城头,声嘶力竭地怒吼,试图稳住局势。
然而,季汉军的攻击太过迅猛和集中。更重要的是,诸葛亮动用了他的杀手锏!
在预定的几个主攻方向,数尊被严密保护的“破山吼”被推到了阵前。经过庞统以生命为代价完善的最终版本,其威能远超从前!
“放!”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
轰!轰!轰隆——!!!
震耳欲聋的、仿佛天崩地裂般的巨响,接连在邺城坚固的城墙根部炸开!巨大的火球裹挟着破碎的砖石和人体冲天而起!厚重的城墙在这样集中而恐怖的爆破下,剧烈地颤抖着,被炸开了数个巨大的、冒着浓烟和火焰的缺口!
“城破了!城破了!”
“大汉万岁!”
季汉将士发出震天的欢呼,如同决堤的洪水,从那些缺口处汹涌而入!后续部队则利用云梯,疯狂攀爬其他城墙段。
城内守军本已士气低迷,骤逢此“天雷”轰击和敌军入城,抵抗意志瞬间崩溃。虽有徐霸等将领率亲兵死战,试图巷战,但大局已定。
惨烈的巷战持续了半夜。天亮时分,邺城,这座北方最重要的政治、军事中心,终于插上了季汉的赤色旗帜。
当诸葛亮与刘禅在重重护卫下,踏入这座弥漫着浓烈血腥与焦糊气息的北方巨城时,看到的是满目疮痍,尸横遍野的景象。胜利的喜悦,被这巨大的伤亡和战争的残酷冲淡了许多。
在清理皇宫和府库时,果然如诸葛亮所料,重要的文书档案、典籍图册、以及大部分有价值但不易携带的珍宝,或被带走,或被焚毁,或掩埋于隐秘之处。皇帝曹芳、大将军司马师以及核心的文武大臣,早已不见踪影。
被俘的魏国老将郭淮,被押至诸葛亮面前。这位历经曹魏数朝、曾与诸葛亮在陇右多次交锋的名将,此刻须发凌乱,铠甲破损,却依旧挺直着脊梁。他看着诸葛亮,又看了看这座曾经象征着曹魏荣耀、如今却已易主的皇宫,眼中一片死灰。
“郭伯济,别来无恙。”诸葛亮看着他,语气复杂。
郭淮惨然一笑:“诸葛孔明……你赢了。终究……还是你赢了。”他顿了顿,仰天长叹,“先帝……武帝……老臣……无能啊!”
说完,他猛地推开押解他的士兵,一头撞向旁边的盘龙石柱,顿时头破血流,气绝身亡。他选择了以最决绝的方式,为他效忠一生的曹魏政权,殉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