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清晨的市发改委会议室,百叶窗将朝阳切割成细碎的光斑,落在长桌中央的“城东智慧零碳园区方案评审”标牌上。苏晚指尖按在方案册的“地源热泵系统”章节,指尖微微发凉——昨晚她和团队熬夜核对了三遍能耗模拟数据,确保每一个参数都经得起推敲,但一想到张涛可能带来的刁难,心里还是难免紧张。
“别慌,我们准备得很充分。”顾沉舟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他递来一杯温姜茶,杯壁的温度透过指尖传来,“专家团的李教授是国内地源热泵领域的权威,他看过咱们的测试数据,很认可;陈曦也已经到了,在隔壁休息室等,随时能过来作证。”
苏晚接过姜茶,看着顾沉舟眼底的坚定,心里渐渐踏实。她想起第七十九章土壤测试时,他第一时间联系派出所固定证据,又连夜邀请李教授加入评审,这份“事事有预案”的细致,总能在关键时刻给她底气。
上午八点半,评审专家和参会人员陆续到场。张涛穿着一身熨帖的西装,手里拎着黑色文件袋,进门时特意扫了苏晚一眼,嘴角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挑衅。他走到长桌另一端坐下,将文件袋重重放在桌上,故意发出声响:“苏小姐,希望今天的方案能经得起专业检验,别像上次土壤测试一样,还得靠‘修补数据’过关。”
苏晚没接话,只是淡淡点头——她知道,此刻的沉默比争辩更有力,等会儿要用数据让他无话可说。
九点整,评审会正式开始。发改委的李科长主持会议:“首先请苏晚工作室的苏晚女士,介绍城东智慧零碳园区的核心方案。”
苏晚起身,打开PPT,屏幕上首先出现土壤热响应测试的动态曲线:“各位专家,我们的地源热泵系统设计基于实测的土壤导热系数1.81 W/(m·K),结合华东地区的气候特点,采用‘夏供冷、冬供暖’的双工况模式,全年能耗比传统空调系统降低32%。同时,我们在地下车库顶板加装2000㎡光伏组件,使可再生能源占比达到35.2%,满足补贴政策要求。”
她切换到BIM运维模块的演示视频:“系统还接入了实时能耗监测平台,能精准统计每一栋建筑的碳排放量,确保零碳目标落地。这是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能耗核验报告,误差控制在3%以内。”
评审专家们认真翻看报告,李教授点头道:“土壤导热系数的选择很合理,1.81 W/(m·K)适配华东地区的黏性土壤,比盲目追求高导热系数更科学;光伏顶棚的设计也考虑到了遮阳需求,兼顾节能与实用,思路不错。”
张涛突然举手,打断讨论:“李教授,我有不同意见。”他打开文件袋,拿出一份厚厚的报告,“这是我委托机构做的‘城东项目地源热泵系统缺陷分析’,报告显示,苏小姐团队采用的1.81 W/(m·K)导热系数,未考虑地下水位季节性变化的影响,夏季水位上升时,导热系数会降至1.5 W/(m·K)以下,导致制冷效率下降20%,根本无法满足零碳要求!”
他将报告推到专家面前,语气带着得意:“而且我还查到,苏小姐的工作室没有零碳项目的甲级资质,之前顾氏总部项目的光伏幕墙,也存在发电效率低于宣传值的问题——这样的团队,怎么能承担市里的重点零碳项目?”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专家们面面相觑。林晓雅紧张地攥紧拳头,老周刚想开口反驳,就被苏晚用眼神拦住。
顾沉舟起身,走到会议桌中央,拿出手机连接投影仪:“张总口中的‘缺陷分析’,恐怕经不起推敲。这是上周土壤测试时的监控录像,显示您的侄子在凌晨破坏测试数据线,试图干扰数据;这是派出所的笔录,他承认是受您指使。一个连公平测试都要破坏的人,出具的‘缺陷分析’,可信度有多少?”
屏幕上的监控画面和笔录照片清晰可见,张涛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这……这是误会!我侄子只是路过,不是故意破坏!”
“是不是误会,证据说了算。”顾沉舟拿出另一份文件,“这是晨光光伏出具的顾氏总部项目发电报告,实际年发电量比设计值高3.2%,您说的‘低于宣传值’,是编造的谣言。另外,苏晚工作室虽然没有甲级资质,但团队核心成员有10年以上零碳项目经验,比某些靠资质却频繁出现质量问题的公司更专业——比如您之前负责的城东商业楼,幕墙玻璃三次漏气,被业主投诉,这也是事实。”
张涛的额头渗出冷汗,还想辩解,会议室的门突然被推开,陈曦拿着一份文件走进来:“各位专家,我有补充证据。”她走到桌前,举起手里的报告,“这是我之前在华建工作时,张涛总监让我做的地源热泵系统分析报告,他为了降低成本,故意将土壤导热系数从1.7 W/(m·K)篡改到1.9 W/(m·K),导致项目后期制冷效率不足,最后只能返工。现在他质疑苏工的设计,不过是在重复自己的错误逻辑,掩盖他不懂零碳项目的事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星脉之心破渊者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星脉之心破渊者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