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站在顾氏总部楼下的公交站台,手机屏幕上还停留在与周姐的聊天界面——李总刚发来邻市的酒店地址:“望湖酒店302房”,附带一句“明天上午十点,带好之前的合同原件,咱们当场签还款协议”。她抬头看了眼渐渐暗下来的天色,街灯次第亮起,把人影拉得忽长忽短,像她此刻纠结的心思。
“苏姐,真要去啊?”林晓的电话打了过来,语气里满是担心,“我刚在网上查了‘望湖酒店’,评价特别差,说位置偏、环境乱,而且李总都失联快俩月了,突然冒出来要还款,总觉得不对劲。”
苏晚靠在站台的广告牌上,指尖划过手机里“文旅小镇项目合同”的扫描件——这份合同她一直存在云端,每页都有双方的签字盖章,是收回欠款的关键证据。她何尝不觉得蹊跷,但50万对现在的工作室来说,不是小数目:“我跟周姐确认过,李总确实在邻市法院申请了‘破产财产分配’,有一笔120万的资金刚解冻,还50万是合理的。而且我已经跟望湖酒店前台打了电话,确认302房确实是李总预订的,入住信息没问题。”
“那你带个人一起去啊!”林晓急了,“我明天没事,跟你一起去,有个照应。”
苏晚笑了笑,心里暖了几分——林晓跟着她三年,从刚毕业的实习生长成能独当一面的设计师,总是在她需要的时候站出来。但她还是拒绝了:“不用,你明天盯着展厅方案的深化,把平面布局图先画出来,顾氏那边可能随时要。我去邻市当天就能回来,要是有问题,我会第一时间给你打电话。”
挂了电话,苏晚又点开与顾沉舟的微信对话框——上次他发的“需要支持随时说”还停在屏幕上,她犹豫了半天,还是没再发消息。她不想再因为私人事务麻烦顾沉舟,毕竟他们只是合作关系,过度依赖只会让“靠关系”的谣言更难平息。
回到工作室时,周姐已经把合同原件和还款协议模板准备好了,用文件袋仔细装着:“苏姐,这是还款协议,我已经标好了关键条款,李总签字前你再核对一遍金额和付款时间。还有,我给你装了支录音笔,藏在笔袋里,要是有不对劲的地方,先录下来留证据。”
苏晚接过文件袋,指尖触到笔袋里硬硬的录音笔,心里踏实了些:“周姐,你想得真周到。我明天去了会随时跟你报平安,工作室这边就辛苦你了。”
“跟我还客气啥!”周姐拍了拍她的肩,“你注意安全,要是感觉不对,别硬撑,钱咱们可以再想办法,安全最重要。”
那晚,苏晚几乎没睡——她把展厅方案的核心要点整理成文档,发给顾氏设计院的对接人,又在电脑里备份了所有设计手稿,直到凌晨一点才躺下。闭上眼,眼前却反复出现望湖酒店的地址,还有李总那句“不然这笔钱可能又要被银行冻结”,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却又说不上来。
第二天早上七点,苏晚背着双肩包,手里拎着文件袋,准时坐上了去邻市的高铁。邻市离市区不远,只有一个小时车程,她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掠过的农田和厂房,心里的警惕丝毫没放松——她给闺蜜发了实时定位,又把李总的身份证号和酒店信息存在了手机备忘录的“紧急联系人”栏里,甚至连报警电话都设置了快捷拨号。
八点半,高铁到站。邻市是个工业小城,车站外挤满了拉客的三轮车,空气里飘着淡淡的煤烟味。苏晚按导航找公交站,却发现望湖酒店在郊区,离车站有四十分钟车程,而且只能坐一班绕路的公交。
“姑娘,去望湖酒店啊?我送你过去,只要二十块,比公交快多了!”一个骑着电动三轮车的大叔凑过来,热情地推荐。
苏晚往后退了退,礼貌地拒绝:“不用了,我等公交就行。”她记得林晓说过,陌生城市不要坐无牌三轮车,怕遇到黑车。
等了十分钟,公交终于来了。车上人不多,苏晚找了个靠前的位置坐下,拿出手机翻看着展厅方案的修改意见——顾氏设计院的人凌晨给她发了条消息,说“顶楼展厅的承重需要再复核,建议找第三方机构出报告”,她想着回来后就联系机构,不能在细节上出问题。
九点二十,公交到达望湖酒店附近的站台。苏晚下车后,才发现这里比网上描述的更偏僻:酒店是栋老旧的六层小楼,外墙的瓷砖掉了大半,门口停着几辆破旧的面包车,连个像样的招牌都没有。她站在路边,给李总打了个电话,却提示“暂时无法接通”。
“不会真出事了吧?”苏晚心里咯噔一下,拿出录音笔,按下了“开始录音”键,然后慢慢走进酒店大堂。
大堂里光线昏暗,只有一个穿着睡衣的前台小妹在玩手机,看到苏晚进来,头也没抬:“住店还是找人?”
“我找李总,他订了302房,约好十点见面。”苏晚尽量让语气平静。
前台小妹翻了翻登记本,指了指楼梯:“302在三楼,左转第一间,不过刚才有人来找过他,好像是他债主,吵了几句就走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星脉之心破渊者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星脉之心破渊者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