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考核要查的,”工头对乡老们解释,“木料尺寸、用工数量,都要记清楚。陈巡抚说了,教化是百年大计,不能建个豆腐渣工程。”
夕阳西下,宋士淳站在南乐县的城墙上,望着炊烟袅袅的县城。这几日的所见所闻,如碎片般在他脑海中拼接。茶馆里百姓的闲谈,官仓前民夫的大实话,县衙书吏的高效,米铺前老农的笑容,社学工地上认真的讨论...
这一切,都与京城里那些弹章中描述的“酷吏苛政”相去甚远。他不得不承认,陈远这套看似严苛的数据考核,确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效率、透明、还有...民心。
但作为御史的谨慎让他不敢轻易下结论。他决定,还要去一个地方——广平府,那个刚刚经历官场地震的地方。他要看看,在刘正清倒台后,那里的真实情况。
与此同时,陈远收到了南乐县的密报。当他知道宋士淳在县衙、米铺、社学工地的所有见闻后,只是淡淡一笑。
“告诉下面,一切如常。”他对赵顺说,“宋御史要去广平府,让他去。通知广平府现任官员,如实应对即可,不必刻意表现。”
“大人,广平府刚经历动荡,会不会...”赵顺有些担心。
“正要让他看看,刮骨疗毒之后,新肉是如何长出来的。”陈远目光沉静,“若只让他看见完美,反显得我们心虚。”
窗外的暮色渐浓,大名府华灯初上。这座城市在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后,正在数据的指引下悄然重生。而这一切,都被那位微服的老御史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宋士淳在客栈的油灯下,缓缓展开一本空白的奏事折子。墨已研好,笔在手中,他却迟迟没有落下。那些鲜活的画面在他眼前闪动:老茶客满足的笑容,书吏麻利的动作,民夫朴实的话语,老农信任的眼神...
他终于提笔,在折子开头写下:“臣奉密旨察访大名等处,就见闻所及,谨据实奏闻...”
这一次,他要写的不是弹章,而是一份可能改变大明命运的考察报告。字字千钧。
(第8章结束。本章通过宋士淳的视角,细致描绘了KPI考核在三府推行后的社会百态,从市井民生到衙门运作,多角度展现了改革带来的深刻变化。情节推进自然,细节丰富,为后续朝堂辩论奠定了坚实的现实基础。)
喜欢明末:我的KPI拯救大明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明末:我的KPI拯救大明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