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牌照的黑色轿车驶入清源县委大院时,沈青云正在主持全县乡村振兴规划研讨会。秘书小刘快步走进会议室,在他耳边低语:"县长,省委组织部的车到了。"
沈青云不动声色地结束会议,整理了一下警服领口。该来的总会来,只是没想到这么快。
来访的是省委组织部干部三处处长孙振涛,一个四十出头、神情精干的中年人。两人在沈青云简朴的办公室落座,孙振涛开门见山:
"青云同志,你在清源的工作,省委都看在眼里。殡葬改革这一仗打得很漂亮,不仅解决了具体问题,更重要的是打破了清源长期以来的保守氛围。"
沈青云为孙振涛斟茶:"这是全县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
"不必过谦。"孙振涛摆摆手,"省委经过研究,决定给你加担子。周明华书记将调任省发改委主任,市委推荐你接任清源县委书记。"
饶是沈青云早有心理准备,这个消息还是让他心头一震。县委书记是一个县名副其实的"一把手",权力和责任都远非县长可比。
"感谢组织的信任,但我毕竟在清源工作时间不长,经验还有所欠缺。"
"这正是省委看中你的地方。"孙振涛意味深长地说,"清源需要一股新风。你在公安系统历练出的果敢作风,正是当前清源最需要的。"
送走孙振涛后,沈青云独自在办公室沉思。县委书记的位置固然诱人,但他更清楚其中蕴含的挑战。清源积弊已久,要真正改变这里的面貌,需要更深层次的改革。
三天后,任命正式下达。沈青云任清源县委书记,原县长调任他处,由常务副县长王大山暂代县长职务。
交接仪式上,周明华紧紧握住沈青云的手:"青云,清源就交给你了。记住,为官一任,最重要的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沈青云郑重承诺:"请老书记放心,我一定不负重托。"
上任第一天,沈青云没有召开全县干部大会,而是带着王大山和几个相关部门负责人,直奔全县最偏远的云雾乡。
越野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了三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云雾乡党委书记早已在乡政府门口等候多时。
"沈书记,您怎么不提前打个招呼?"乡党委书记有些惶恐。
"打招呼就看不清真实情况了。"沈青云环视着破旧的乡政府大院,"直接去村里看看吧。"
他们随机走访了几户农家。在一户低矮的土坯房里,沈青云见到了让他终身难忘的一幕:一家五口挤在两间漏雨的屋子里,家里最值钱的是一台老旧电视机。
"老乡,家里几亩地?收成怎么样?"沈青云坐在门槛上,和户主老张拉起了家常。
"六亩山地,种玉米,一年收入不到五千块。"老张愁容满面,"大儿子在省城打工,一年到头也攒不下几个钱。"
"想过发展其他产业吗?"
"想过养羊,但没本钱,也怕赔。"
沈青云在本子上认真记录着。走访结束,他在乡政府召开现场会。
"同志们,今天看到的这些,就是清源最真实的一面。"沈青云语气沉重,"我们整天喊着乡村振兴,如果连群众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还谈什么振兴?"
王大山接口道:"沈书记说得对。我觉得当务之急是发展特色产业,帮助群众增收。"
"光发展产业还不够。"沈青云摇头,"要系统谋划。我考虑在全县实施'乡村振兴五大工程':产业培育、基础设施、环境整治、人才培养、组织建设。"
他转向农业局长:"一周之内,拿出全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要具体到每个乡镇适合发展什么,需要什么支持。"
又对交通局长说:"三个月内,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做不到,我拿你是问。"
现场会一直开到深夜。回县城的路上,王大山感慨:"沈书记,您这雷厉风行的作风,真是让我们这些老清源汗颜啊。"
"老王,咱们是老搭档了,不说客套话。"沈青云望着窗外的夜色,"清源落后太久了,我们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追赶。"
回到县城已是凌晨。沈青云打开办公室的门,意外地发现周晓卉坐在沙发上等他。
"你怎么来了?"沈青云又惊又喜。
"听说你当县委书记了,来看看你。"周晓卉站起身,心疼地抚摸他消瘦的脸颊,"又瘦了。"
"没事,挺得住。"沈青云握住她的手,"正好,有件事想请教你。你们设计公司经常做乡村规划,对乡村振兴有什么好的建议?"
周晓卉从包里拿出一份资料:"我就知道你会问这个。这是我们公司为其他县做的乡村振兴规划,你可以参考一下。"
两人讨论到天快亮。送走周晓卉后,沈青云毫无睡意,在办公室里踱步思考。
清源的发展,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子。盲目照搬外地经验,只会水土不服。他想起在云雾乡看到的重重山峦,突然灵光一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清源最大的优势,不就是这良好的生态环境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从抓小偷开始立一等功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重生从抓小偷开始立一等功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