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桥上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这片绝对的“无”所震慑。那是一种源自生命本能的、对彻底消亡的恐惧。
塔莉亚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闭上眼睛,将全部心神沉入微光网络,更深层地连接那枚“初始之弦种子”。
瞬间,那源自归墟深处的呼唤变得更加清晰了!不再是模糊的共鸣,而是一段……旋律?不,更像是一种规则的“基调”,一种构成万物最底层的“背景音”。它微弱得仿佛随时会熄灭,却又坚韧地穿透了那绝对的“无”,如同穿过致密隔音材料的极细微振动,只有最灵敏的“耳朵”才能捕捉。
她的织缕本质在这“基调”的牵引下,开始自发地活跃、延展。她感觉到,自己似乎能……“触碰”到那片“无”。
“我……需要出去。”塔莉亚睁开眼,对雷栋说道。
“什么? outside the ship? 在这种环境?”李维失声道。
“不是物理意义上的出舱。”塔莉亚解释,“是我的意识,需要更直接地去感知,去‘编织’。希望号的防护力场和物理结构,在这里反而可能成为一种阻隔。我需要进入一种……更深层的连接状态,让织缕之力直接与‘归墟’接触。”
这同样极其危险。她的意识将暴露在绝对的规则真空下,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同化、被稀释,如同水滴融入大海,彻底失去自我。
但没有其他选择。
在众人担忧的目光中,塔莉亚来到了希望号专门为她准备的、与微光网络核心直接相连的静室。她盘膝坐下,意识彻底放开,与网络融合。
下一刻,她的“感知”脱离了希望号的庇护,如同最纤细却最坚韧的丝线,探入了那片名为“万法归墟”的绝对黑暗。
冰冷!
不是温度的寒冷,而是“意义”被剥夺的冰冷。在这里,没有上下左右,没有时间流逝,没有因果关联,甚至没有“我”与“非我”的界限。她的意识仿佛被投入了一片没有边际的墨池,所有的感知、所有的思维,都在迅速流失、消散。
她紧紧守住与微光网络和“初始之弦”连接的那一点核心灵光,如同暴风雨中抓住唯一的灯塔。织缕之力在她意识周围艰难地构筑起一层薄薄的、由规则经纬线构成的“茧”。这层“茧”并非为了防御(因为无处可防),而是为了“定义”——定义“塔莉亚”这个意识体的存在边界,定义她与这片“无”的区别。
她开始顺着那微弱的“基调”指引,向着归墟的深处“移动”。这不是物理位置的改变,而是一种存在状态的“偏移”,一种沿着规则共鸣脉络的“潜行”。
过程缓慢而煎熬。每“前进”一丝,都需要消耗巨大的心力去维持自我认知,去抵抗那无所不在的“同化”力量。她感觉自己像是一滴试图在油海中保持形状的水珠,随时可能崩散。
不知“过去”了多久,或许是一瞬,或许是永恒。塔莉亚的“感知”终于捕捉到了一些……不同的东西。
在那片绝对的“无”中,开始出现了一些极其细微的、“痕迹”。
那并非物质痕迹,也不是能量残留,而更像是……“事件”的印记,或者说,是“规则被剧烈扰动”后留下的、尚未被完全抚平的“褶皱”。
她“看”到了一些支离破碎的景象:
· 一片星系在诞生之初,其物理常数被强行锁定的瞬间,留下的强制性“烙印”。
· 某种超越了维度的意识,在尝试修改局部时空结构失败后,溃散时留下的、充满不甘的“涟漪”。
· 甚至……她仿佛瞥见了一个模糊的背影,带着决绝的姿态,冲向一片无法形容的光源,在其身后留下了一道贯穿时空的、熟悉的孤独感——那感觉,与她曾在“源代码库”那段凝固历史中感受到的、“元始文明”最后抗争者的气息,隐隐相似!林奇?不,不是林奇,是更古老、更强大的存在,但那份对抗命运的孤独与决绝,如出一辙。
这些痕迹,如同漂浮在虚无之海上的碎片,无声地诉说着曾经发生过的、试图挑战规则、定义规则的壮举与悲剧。
而引导她的那“基调”,正是从这些痕迹的更深处传来。
塔莉亚继续深入。周围的“痕迹”开始变得密集,仿佛她正在接近一个“事件”的焦点。
终于,在她的织缕感知即将抵达极限时,她“看到”了。
在那归墟的最深处,并非任何实体,也不是“起源之井”本身。
那是一个……“点”。
一个无法用任何现有宇宙学概念描述的“奇点”。它并非物质能量的奇点,而是“规则”的奇点,是“可能性”的奇点。
从这个“点”中,塔莉亚感受到了无法想象的精纯规则流,如同宇宙的“第一次呼吸”,正在极其缓慢地、如同脉搏般向外“扩散”。这股规则流纯净而强大,蕴含着创造与定义一切的潜能。它,就是“初始之弦”那贯穿一切时空的韵律的……源头之一?或者说,是某个更宏大源头的“泄流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在异世装神明,但被全网直播了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我在异世装神明,但被全网直播了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