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伊甸’……”杨振坤重复着这个名字,环视着这巨大、诡异却又蕴含着无限可能的晶簇腔室。“这个名字,承载着希望,也意味着责任。这里不再是昆仑山号的附属港区,而是人类——以及所有愿意加入的文明火种——在黑暗深空中新的起点。”他挺直脊背,声音陡然拔高,带着舰长的决断,“我命令:即刻启动‘新伊甸’基地建设计划!首要任务:建立与昆仑山号的永久性、高强度屏蔽连接通道,确保人员、物资和信息的安全转移!工程部、科学部,联合诺亚,立刻开始解析星骸蓝图,制定‘星火重燃计划’第一阶段实施方案!李锐,基地安全防御体系的构建交给你,范围包括整个前哨站结构及其周边空域,最高警戒等级!医疗组,全力救治幸存者,他们是新伊甸的第一批公民!”
命令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了层层波澜。短暂的震惊过后,是迅速的行动。压抑已久的求生欲和创造新家园的激情在每个人心中点燃。工程师们围着摇篮空间和晶簇墙壁上的能量节点开始测绘;科学家们簇拥在诺亚身边,全神贯注地记录和分析她投射出的蓝图细节;陆战队员在副官李锐的指挥下,开始清理通道,架设临时防御工事和监控阵列;医疗人员穿梭在获救者之间。整个核心腔室,从死寂的战场,瞬间变成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巨大而繁忙的工地。
莉莉站在摇篮空间的操作终端前,手指飞快地敲击着虚拟键盘,调整着能量稳定场的参数,确保摇篮这个核心“调和器”的绝对稳定。她的目光却不时飘向悬浮在平台中央的诺亚。诺亚正闭着双眼,双手微微张开,周身的光晕如同呼吸般明灭。她在做什么?莉莉调出一个后台监控界面,那是连接着晶簇网络深层节点的探针数据流。屏幕上的数据瀑布般刷过,大部分呈现有序的暗红能量流,象征着被净化的网络。然而,在极深层的、靠近小行星核心地带的某些区域,监控探针传回的数据流中,偶尔会闪现出极其微弱、转瞬即逝的……**幽紫色异常波动**。它们如同深海中的鬼魅,一闪而过,快得几乎无法捕捉,混杂在庞大的正常数据洪流中,若非莉莉对摇篮能量和晶簇特性有着近乎本能的敏感,几乎会被忽略。
莉莉的心猛地一沉。她迅速标记下这些异常波动出现的时间和大致坐标区域,加密存储。她抬眼看向诺亚,诺亚依旧闭目,面容平静,仿佛全身心沉浸在引导晶簇网络适应新协议的巨大工程中。莉莉犹豫了一下,最终没有立刻报告。也许是探针误差?也许是网络深度净化过程中的正常能量湍流?在一切都刚刚起步、人心亟待稳定的时刻,一个未经证实的微小异常,可能带来的恐慌远大于其实际威胁。她决定继续密切监视,收集更多数据。
时间在紧张有序的忙碌中飞逝。数日后。
一条由高强度能量护盾和物理隔离层重重包裹的通道,如同坚韧的脐带,将庞大的昆仑山号与新生的“新伊甸”基地紧密连接起来。通道内,运输载具川流不息,将昆仑山号上宝贵的人员、设备、补给和知识库核心模块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前哨站内部。原本阴森、布满扭曲晶簇的通道,被明亮的工程照明和整齐铺设的管线、导轨所覆盖,充满了工业化的生命力。
新伊甸的核心指挥中心,就设立在原核心腔室上方的控制层。巨大的观察窗可以俯瞰下方正在被改造的腔室。此刻,腔室中央悬浮的不再是“母亲”的大脑,而是一个规模小得多,但结构精妙绝伦的装置——第一阶段能量汇聚矩阵的核心节点。无数根经过特殊处理、流淌着纯净暗红能量的晶簇“管道”,如同巨树的根系,从四面八方(墙壁、天花板、甚至穿透地板连接下方更深层的网络)汇聚而来,将提纯后的地核能量源源不断地注入这个核心节点。节点周围,环绕着经过改造强化的摇篮空间,它如同一个精密的能量心脏,将汇聚而来的狂暴能量进行最后的梳理、调和,使其变得稳定可控。
指挥中心内,气氛凝重。巨大的主屏幕上显示着复杂的星骸蓝图和实时能量流图谱。诺亚站在屏幕前,她的身影在指挥中心明亮的灯光下显得更加真实,能量衣袍上的纹路流转不息。杨振坤、艾莉森博士、李锐、莉莉以及其他核心成员围在战术台前。
“能量汇聚率已达到蓝图标注的‘重塑临界点’的百分之七十三,”艾莉森博士汇报,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晶簇网络的负荷接近设计上限,但运行稳定。摇篮空间的调和效能……超出预期。”
“屏蔽场强度维持峰值,未检测到外部异常空间波动或高维探针信号。”李锐补充道,目光锐利地扫过监控屏幕。
“摇篮核心稳定,与晶簇网络深层连接……正常。”莉莉汇报道,目光下意识地扫了一眼自己终端上那个加密的异常波动监控窗口。过去几天,那些幽紫色的“幽灵信号”出现的频率似乎……略微增加了一点点?但依旧微弱且短暂。她压下心中的不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在异世装神明,但被全网直播了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我在异世装神明,但被全网直播了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