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云昭拿着冯幺给的三十贯同孟清卓乔绍以及另外一个护卫一起出了门。
在门口见到了冯幺的妻妹杨明珠。
杨明珠一身紫色骑装,正无聊地靠在门口甩着马鞭。
见到谢云昭一行人过来,她的目光便径直钉在谢云昭脸上,挑剔地打量着她。
谢云昭在日常生活里倒是难得见到紫色,视线则率先落到杨明珠身上的衣服上。
其实相比红色而言,紫色染起来并不难,只不过从太祖起,便下了令:紫惟施于朝服,非朝服而用紫者,有禁。
对紫色的禁令比红色还要严格。
这条禁令一直被历代沿用,长久下来,市面上便很少见到紫色。
杨明珠见谢云昭看她身上的衣服,眼中闪过鄙夷,有些倨傲地扬起下巴:“你就是秦——”
她说着卡了壳,府里都称呼谢云昭为“秦小娘子”,倒是没人知道她的名字,她才不愿也跟着称呼“秦小娘子”呢,好像给了她多大脸似的。
杨明珠哼了声,毫不客气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她态度中的敌意很明显,谢云昭自然也感受到了,虽然不知道从何而来,但她没有惯着对方的义务。
“难道没有人教过小娘子,问别人姓名之前,应该先报上自己的姓名吗?”
杨明珠万万没想到谢云昭敢跟她顶嘴,不由竖起眉:“你放肆!”
这是个脾气火爆的小姑娘,谢云昭笑了笑,看在手里三十贯的面子上,没再说出什么更过分的话引起对方更激烈的情绪,只道:“我姓秦,名嫣,不知明珠娘子姓什么?”
明珠娘子是什么奇怪的称呼,她又不是青楼的妓子,杨明珠瞪了谢云昭一眼,哼了声:“本姑娘姓杨。”
“哦,杨小娘子。”谢云昭点点头,善解人意道:“杨小娘子若是不愿与我同行,可以不用勉强。”
杨明珠甩着马鞭,眼睛一翻:“我当然不愿意跟你一起出去,但这是我姐夫的吩咐,我可不是为了你。”
她在“姐夫”两个字上加重语气,说完也不等谢云昭回话,自顾自迈步往街上走。
谢云昭眉头动了动,觉得自己似乎有些明白杨明珠为何对她抱有敌意了,但又觉得荒谬,不由啼笑皆非,摇摇头迈步跟上。
孟清卓走在她身边,也察觉到了两人之间的气氛不太对劲,低声问她道:“你怎么得罪她了?”
谢云昭笑了笑:“大概是把我当成假想敌了。”
假想敌?
孟清卓不解,什么意思?
但谢云昭没再和他多解释什么,认真逛起街来。
岳州城比长灵县要大得多,城中很是热闹,人来人往,摩肩接踵。
酒楼,布庄,绣坊,金银玉器行都有,和普通城池没什么两样,生意还是照常做。
谢云昭和孟清卓两人逛吃逛喝,逛布行逛绣坊,商量着做什么生意好。
杨明珠一直跟在他们身边,从一开始谢云昭做个什么买个什么都要呛声到后头累得不想说话,一路沉默而不耐烦地跟着他们走。
“要不我还是开染坊?”谢云昭摸摸下巴,问孟清卓道。
岳州位于长江沿岸,内联四水,外通长江,是南北、东西交通的十字路口,沿长江可达吴越及巴蜀,经鄂州转汉水北上可抵中原及关中,还可借湘江之便通达岭南,交通十分便利。
交通便利,那么人口流动就大,人口流动大,更便于商品推广,销路就多,对于做生意来说,是有很多优势的。
她方才已经打听过,岳州比较发达的产业主要有陶瓷、纺织、农业以及酿酒业四种。
其中陶瓷她不是很懂,农业方面主要是谷米、茶叶和渔业,她同样半懂不懂,而酿酒她虽然是行家,可没有朝廷的允许,这酒酿了也很难卖出去。
那就剩下纺织业,染坊作为纺织产业链的延伸,能够与这里的纺织业形成良好的产业协同,想来是不愁生意的。
从方才的打听来看,这岳州城倒是没几家染坊——
以前染坊挺多,不过经过叛乱,那些染坊大都被变卖,染坊的主人逃的逃,死的死,才导致如今城中没剩几家了。
后头冯幺和秦大将军必有一战,不论是冯幺赢还是秦大将军赢,都不影响做生意,况且她对秦大将军还是很有信心的。
日后岳州重建,少不了大力扶持商业。
反正她现在正好在这里,这先机此时不占,更待何时?
“你想在岳州也开一家山河坊?”孟清卓没什么意外道。
他说着伸手接过绣坊伙计递来的花样子,摸着上面绣的各种图案仔细查看。
片刻,冲谢云昭扬了扬手里的花样子:“那我还是做刺绣生意?你看看这绣得如何?我这生意做不做得成?”
他们来的这家绣坊便是城中最大的一家绣坊。
绣坊的掌柜在旁边侯着,一听这话顿时不乐意了:“客官,咱们绣坊的手艺可是整个岳州城最好的,花样子也是最新的款式,您不懂可别随意乱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锦色映山河》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醉爱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醉爱小说网!
喜欢锦色映山河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锦色映山河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