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年轻人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用低沉的声音说道:
“余宏同志正在工作中,任何电话都不要接进来,记录下来,等工作结束再说。”
“可是……那可是大首长的……”
警卫员只是用他那像钢铁一样坚硬的目光看着那个年轻人。
年轻人打了个哆嗦,没敢再说下去,敬了个礼,快步跑开了。
平台之上,余宏对此仿佛一无所知,他甚至连眼皮都没动一下。
第七舰队的瘫痪?长征号和听潮的战果?
那只是计划的第一步得到了精确的执行,一个数学公式算出了必然结果,有什么值得去庆贺和浪费时间的?
他的世界里,此刻只有眼前这个正在缓缓下落的,重达十余吨的钛合金疙瘩。
“左侧二号天车,下放减速,零点五。”余宏的声音再次响起,冷静得不带一丝一毫的感情。
“收到,二号天车减速零点五。”对讲机里传来回应。
钢缆的震颤都好像能传递到所有人的皮肤上。
总装车间里的所有工程师、技术员都停下了手里的工作,几十双眼睛,不约而同地汇聚到了那钢铁巨兽的心脏部位。
黄震忍不住上前一步,用剧烈颤音说:“老师……已经对准激光基线了!”
余宏没说话,只是抬起一只手。
他的食指竖起。
黄震立刻闭嘴,连大气都不敢再喘一口。
余宏放下图纸,第一次抬头,看向那个巨大的机体。
他的瞳孔里倒映出复杂的机械结构,无数数据在他脑中飞速流过。
四组巨大的涡轴-6C发动机的动力,都要通过这里汇集到一起,驱动顶部那两副巨大的,由高强度复合材料制造的,八叶片旋翼。
百分之一毫米的安装误差,在每分钟数百转的高速下,都会被放大成足以撕裂整个机体的灾难性共振。
分布式电传飞控系统可以校正气流和姿态,但它校正不了结构本身的问题。
余宏的视线像手术刀一样,从数千个零件组成的变速箱外壳,精准地落到四个主要的对接法兰盘,和机身上那四个预留接口上。
十几秒钟。
他忽然开口:“右侧一号,横移一毫米。”
命令简短,但却让在场的所有人心头都是一震。
这个距离,肉眼根本无法分辨。
黄震下意识地看向旁边的激光测绘屏幕,上面的指示灯明明还是代表对准的绿色。
天车操作员迟疑了。
“执行!”余宏的声音里第一次出现了严厉。
操作员一个激灵,手在操作杆上动了一下。
笨重的变速箱在空中,极为轻微地挪动了一下位置。
也就在这一刻,激光测绘屏幕上的一个辅助参数指示灯,从代表警戒的黄色,瞬间跳回了绿色!
黄震的后背,冷汗瞬间就冒了出来!
仅仅是细微的热胀冷缩,就差点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而余宏,竟然只用一双眼睛,就提前预判并修正了这一切。
“下放。”余宏再次恢复了平静。
四个天车同步运转,巨大的变速箱如同一块羽毛,悄无声息地,稳稳地落在了机身的安装基座上。
咔哒,咔哒,咔哒,咔哒……
一连串清脆的金属锁扣声传来,自动锁紧装置精准地嵌入了预定位置。
对接完成。
直到这一刻,整个总装车间里凝固的空气才重新开始流动。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下一秒,压抑不住的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轰然炸响!
几十个为了这个项目熬了上千个日夜的汉子,像孩子一样互相拥抱着,又蹦又跳,几个年纪大的老师傅,更是抱着身边的人就开始嚎啕大哭。
新直-8,这头拥有110吨最大起飞重量的天空巨兽,在今天,终于完成了它的心脏移植手术!
黄震激动得老脸通红,他快步走到余宏面前,声音都是抖的:
“老师!成了!最后一道难关攻克了!”
余宏点了点头,没有多余的表示,他拿起图纸,一边对照着下方的工人开始用高精度扭力扳手进行最后的固定,一边头也不回地问黄震:
“洲际导弹那边,新批次的固体燃料送来了没有?”
黄震的兴奋戛然而止,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
余宏的心思,根本就已经不在这头已经初具雏形的天空巨兽身上了。
他关心的是另一个国之重器,那个深藏于大洋之下的最终底牌。
“送…送到了。”黄震结结巴巴地回答:“样品正在做第三轮极限温压测试,初步数据很理想,预计下个月就能定型量产。”
“太慢了。”余清摇了摇头,转过身来,看着眼圈通红的黄震。
“巨浪号的艇体已经二次海试结束,在港口里多等一天,我们就多一天的战略空窗期。”
他伸手,拍了拍面前刚刚完成安装的变速箱外壳。
“这个东西,它能把我们的重型坦克、大炮、野战医院和上百名士兵,一口气从大陆的一端,投送到另一端的任何高原和山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70:让你守门,你整了个蘑菇云?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重生70:让你守门,你整了个蘑菇云?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