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头渐高,街道上人来人往,叫卖声、车马声交织成一派热闹景象。
月瑶拉着李莲花悠哉地走在一行人的后面,看到这里的百姓虽不富裕,但也吃喝不愁,是个安静祥和的好地方。
前面不远处就是定远县的县衙,门两侧各站着两名身着皂衣、腰佩长刀的衙差,神情肃穆地守着门户。
走在前面的展昭眼睛一亮,朝前方指了指,语气轻快:“诶,前面就是县衙了!”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见那县衙规制规整,虽不算宏伟却透着几分威严,脸上都露出了会心的笑意。
展昭转头看向身侧的包拯,带着几分好奇的问道:“唉,包大哥,以后你就在这儿办公睡觉吗?”
公孙策在一旁笑着接话:“那当然了,你以后啊,也得在这里陪着包大哥。”
“我?”展昭的目光在县衙周遭扫了一圈,门前干净无规整、秩序井然,“看来这环境还不错啊。”
话音刚落,县衙大门内便快步走出一名差役。
他约莫三十出头,身着青色公服,面容周正,走到众人面前停下脚步,恭敬地拱手行礼:“想必这位就是新任定远县令包拯包大人了吧!在下方江,是本地县衙的押司,特地在此等候大人。”
包拯微微颔首,亦拱手还礼,语气沉稳:“方押司不必多礼。”
双方见礼已毕,方押司便侧身引路:“大人,里面请。”
众人紧随其后,迈步走进了县衙。
穿过前院,便来到了县衙大堂。
只见堂内正前方是县令的案几,案上笔墨纸砚俱全,两侧分列着“肃静”“回避”木牌,透着一股庄严肃穆之气。
众人望着这象征着公道正义的公堂,想到日后便能在此为民伸冤、惩恶扬善,心中都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激动。
展昭性子最为活络,目光在堂内一扫,很快落在了县令坐位正上方的横梁处,转头对包拯笑道:
“诶,包大哥,马大娘送你的那块‘包青天’的牌匾呢?我看正好能用得上,挂在那儿,再合适不过了!”
方押司适时上前,详细介绍道:“大人,这便是县衙的公堂,日常断案理事都在此处。
左边是偏厅,可供大人与人商议公务;右边是后堂,平日里歇息、更衣都方便。
穿过后堂便是花厅,花厅后面就是您的起居室,周围还挨着几间厢房,皆是围绕着天井而建,采光通风都好。
后院虽不算大,但种着些花草,清净雅致,后门通向一条横街,穿过横街便是本县最繁华的主街,出行、采买都十分便利。”
公孙策听得连连点头:“看来这里的布局倒真不错,紧凑实用,又不失雅致。走,我们去瞧瞧起居和厢房的情况。”
月瑶和李莲花跟在展昭、公孙策身后,一同往后堂走去,细细参观着县衙的各处景致。
另一边,包拯转头对王朝、马汉吩咐道:“王朝、马汉,将乔泰与小蜻蜓先关进大牢看管,务必小心谨慎,不可有任何差池。”
二人齐声应道:“是,大人!”随即在小蜻蜓的大喊大叫下押着人退了下去。
……
月瑶和李莲花参观了一遍县衙后,就离开了,寻到了本地的牙行处,一番挑选后,买了一处离县衙不过半里的小院。
院子不大,却收拾得干净利落,青砖铺地,院内栽着一棵桂花树,树荫浓密,透着几分雅致。
牙行还帮忙引荐了一位姓刘的老伯做仆人,刘伯年近五旬,为人忠厚老实,手脚也勤快,平日里看家护院、打理些杂务,再合适不过。
将小院简单收拾妥当后,两人并未急着返回县衙,而是打算先在这定远镇上逛一逛,熟悉下周遭的环境。
他们并非漫无目的地闲逛,而是借着问路、买东西的机会,不动声色地向镇上的商户、路人打听起了桃源村三家惨案的消息。
一番打探下来,倒是得了些有用的线索:当年桃源村惨案中,陈大、张根、王田三人是三家受害人家中仅存的幸存者,且三人是好朋友。
只是惨案发生后,三人便陆续离开了桃源村,至今已有近十年光景。如今三人都已各自成家立业,娶妻生子,听说日子过得颇为富足,甚至隐隐有发了大财的迹象。
还有乔泰,他性子孤僻怪异,向来寡言少语,偌大的村镇里,唯有山上的赵老伯曾与他有过几句交谈。
更蹊跷的是,案发第二晚,有好几户农户都亲眼撞见一桩怪事——他们说,亲眼看见鹊桥山上“下起了金雪”。
两人将打探到的信息在心中细细梳理了一番,见日头逐渐西沉,便不再多逛,转身朝着县衙的方向走去。
回到县衙后,他们立刻找到了包拯和公孙策,将在镇上听到的关于陈大、张根、王田三人的消息一一告知。
月瑶思忖道:“依我看,这所谓的‘金雪’,多半是类似烟花的东西。”
包拯眉头微蹙:“命案之后第二天,降下金雪?”
李莲花点头附和:“千真万确啊,那几位农户说得恳切,直言绝非眼花,是实实在在瞧见了那场金雪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莲花陪我闯影视世界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莲花陪我闯影视世界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