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说完好的一面,再说不好的一面,奥匈国总工继续道:“这个过程很不好控制,有效时间很短,我们还需要继续攻关,延长有交时间。可以肯定,方法是对的,只是后面的路还很长。这条路,至少还要走三到五年。”
“好饭不怕晚,我等得起。”戈辉说道。后世可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才实现的,三到五年算长吗?
奥匈国总工摊开手,两只手抖了又抖,终于说道:“其实我更想说,这不是意外,这是尴德在刻意照顾北方特区,为什么这样的意外没有发生在欧洲,没有发生在美国,偏偏是在北方特区。你们肯定是做对了什么,让尴德满意,所以……”
他没有说下去,但戈辉知道他想说什么。戈辉并不相信尴德在这里起了作用,只相信是因为持续不断的投入,有钱做各种各样的尝试,才会有这样的成果。与其说那是一个意外,不如说是某个人故意那么做,大胆验证自己的想法。
说一千到一万,还是钱的问题,各种研究都建立在有钱的基础之上,有钱不一定能出成果,但是没钱肯定出不了成果,所以坚定不移地发展特区经济,才能赚更多的钱搞科研,才能支持特区高质量的发展建设。
戈辉鼓励奥匈国总工:“在对的方向上,坚持长期主义,藐视一切暂时性的困难,北方特区,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不可战胜的困难。”
奥匈国总工心中感叹,碰到戈辉这样的执政者,是科研工作者的幸运。
看完了锦州钢铁厂,戈辉坐上朝锦超级铁路,他要回朝阳找刘文涛聊聊。
朝阳大道2号是特区工业局,对面的1号是特区储备银行。两个单位都把着十字街角,刘文涛选这个紧把边的位置,就是为了离特区储备银行近点,去聊贷款方便。但是,1号的特区储备银行已经整体搬迁到新奉天超级环内了。现在的1号只是特区储备银行的分理处,远没有当初总部的气势了。
戈辉是下午2时后到的,事先没通知,刘文涛不知道。等戈辉推门而入,出现在刘文涛面前时,刘文涛确像早就知道样,没有任何惊讶的反应,直接从堆满文件的办公桌后面绕出来,亲自给戈辉泡茶,顺便客套一句:“外面冷吧!喝口热茶暖和一下。”
“有什么好消息要告诉我吗?”戈辉开门见山,直接问:“我不来问,你是什么也不告诉我呀!”
“你这话冤枉我了!我比窦娥还冤,每月的报告你都没看是吗?”泡完茶,坐回沙上,刘文涛说道:“没有好消息,怎么可能天天有好消息呢?”
“听说凤凰实验室,在实验过程中,曾发生过一次意外,产生了新东西。”戈辉提示道。
“你说这个啊!”刘文涛马上知道戈辉说的什么了,于是解释道:“在实验室实习的学生,做实验的时候,操作失误,高压反应釜漏气导致乙烯气体聚合,诞生了一种白色蜡状物质 ——聚乙烯(PE)。研究发现,这东西防水效果特别好,非常适合作电缆的绝缘材料。军舰上的电缆,雷达上的电缆,各咱电缆上都可以用到,将绝缘效果拉满。”
“这不就是好消息吗?”戈辉说道:“任何技术进步都是好消息。”
“你是真不挑啊!”刘文涛感叹,然后又道:“要这么说,我们在搞出特区纤维之后,我们在前人的基础上,又搞出了新东西。”
戈辉立即坐正身体,摆出一副认真倾听着姿态。
刘文涛说道:“一八九四年,法国化学家姆劳(C.Mouraeu)发明了聚丙烯腈,他一直在为这个东西寻找合适的用途,或者找到合适的溶剂,将它溶了,看看能干什么。”
刘文涛抱着肩膀,把视线看向天花板,想了一下,继续道:“三年前,我们拿到了制备聚丙烯腈的方法,我们也开始尝试溶解它,看看能干什么。今年初,有人制备出硫氰酸钠、氯化锌等无机溶剂,居然溶解了聚丙烯腈,接着进行了湿纺聚丙烯腈纤维的试验,制出了纤维丝。”
“这种纤维丝性能如何?”戈辉问道:“有没有实力价值?”
“目前还在各种测试中,比如吸水性、酸碱反应、氧还原性、热作用、耐溶剂性等,后面还有各种测试。”刘文涛说道:“目前看来,聚丙烯腈纤维蓬松卷曲而柔软,弹性较好,伸长20%时回弹率仍可保持65%,保暖性比羊毛高。强度也比羊毛高。用它做衣服,肯定比尼龙要好。”
事实上,聚丙烯腈纤维有人造羊毛的美称,价格便宜,是羊毛和棉花的最佳替代品。通常根据不同用途的要求与纯纺或与天然纤维混纺,与羊毛混纺成毛线,或织成毛毯、地毯等,还可与棉、人造纤维、其他合成纤维混纺,织成各种衣料和室内用品。
“什么时候能实现工业化生产?”戈辉问道。
“一九一二年内肯定能行,太快做不到。”刘文涛坦言道:“现在还在做各种测试,同时也在做工业化量产的准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禁卫军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禁卫军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