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的青溪镇被一层浓得化不开的白雾裹着,晨露凝在青石板的纹路里,踩上去咯吱作响,混着药铺门板开启的吱呀声,撕开了小镇的宁静。百草堂的朱漆门板刚被推开半扇,一股夹杂着菊花清苦与薄荷凉润的药香便漫了出来,与雾气相缠,飘向街巷深处。
王宁立在柜台后,指尖正摩挲着一本泛黄的《本草经集注》。他身着月白色长衫,领口袖口绣着细巧的兰草纹样,衣襟上别着个素色香囊,里面塞着晒干的白菊花瓣,走动间便有淡香浮动。他面容清俊,眉宇间带着几分医者特有的沉静,唯有那双眼睛,锐利如淬了药汁的银针,能洞穿病症的症结。常年抓药配伍的双手,指腹带着薄茧,指甲修剪得干净整齐,指缝间还残留着淡淡的药渍——那是属于草药人的勋章。
“王掌柜,救命!” 雾色中冲来一道踉跄的身影,是镇东头的李老汉。他抱着年幼的孙子,孩子小脸烧得通红,双目紧闭,眉头拧成一团,呼吸粗重如拉风箱,眼角还泛着不正常的赤红。李老汉裤脚沾满泥水,鬓角的白发被汗水濡湿,贴在布满皱纹的额头上,声音带着哭腔,“昨儿个还好好的,夜里突然就烧起来了,眼睛也红得吓人,镇上找了好几个郎中都没辙啊!”
王宁心头一沉,伸手搭上孩子的脉搏。脉象浮数有力,再看孩子舌苔薄黄,咽喉红肿,正是风热外感的典型症状。他刚要开口,门外又涌进来一群村民,个个面带焦灼,有的捂着额头喊头痛,有的揉着眼睛抱怨视物模糊,症状竟与那孩子如出一辙。
“王掌柜,我这眼睛红了三天了,看东西都模模糊糊的,” 一个妇人递过手帕,上面沾着些许脓性分泌物,“喝了好几碗姜汤,反倒烧得更厉害了!”
“我也是,头痛得像要炸开,浑身发烫,” 旁边的壮汉瓮声瓮气地说,“孙掌柜的回春堂给开了退烧药,吃了半点用没有,反而拉肚子了!”
议论声此起彼伏,药铺里顿时挤满了人,空气中弥漫着汗味与病痛带来的压抑气息。王宁的妹妹王雪端着一壶凉茶过来,她梳着双丫髻,身穿淡绿色布裙,腰间系着绣着药篓图案的围裙,脸上带着几分焦急,却依旧有条不紊地给众人倒茶:“大家别急,先喝口水润润喉,我哥一定有办法。” 她虽年轻,却跟着王宁学了五年药理,辨药抓药的本事早已练就,只是面对这般大规模的怪症,难免有些心慌。
王宁沉思片刻,目光落在药柜顶层那排装满干菊花的瓷罐上。罐子里的菊花是今年新收的杭白菊,花瓣肥厚,色泽莹白,抓一把凑近鼻尖,清苦中带着回甘。他想起《本草纲目》中“菊花,性微寒,味甘苦,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记载,这群村民的症状,正是风热之邪侵袭肺肝二经所致,菊花恰是对症之药。
“雪妹,取杭白菊五两,薄荷三两,桑叶四两,连翘二两,甘草一两!” 王宁语速沉稳,声音不大却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灶上的砂锅架起来,加水八升,武火煮沸后转文火再煎半个时辰!”
“好嘞!” 王雪应声转身,手脚麻利地爬上高脚凳,打开瓷罐,用竹制药勺舀出菊花。白菊花瓣簌簌落下,带着清冽的香气,瞬间冲淡了药铺里的浊气。她动作娴熟地称药、分拣、清洗,翠绿的桑叶、淡紫的连翘与雪白的菊花在药盘中堆叠,像一幅色彩清雅的画。
药铺外,回春堂的掌柜孙玉国正隔着雾色张望。他穿着一身锦缎长袍,腰间挂着玉坠,面容油滑,眼神中却藏着嫉妒与阴鸷。看到百草堂门庭若市,而自己的药铺冷冷清清,他咬牙切齿地对身边的手下刘二说:“这王宁真是好运气,不知从哪儿弄来的方子,竟能治得了这怪症!”
刘二是个精瘦的汉子,脸上带着一道疤痕,眼神凶狠:“孙掌柜,要不咱想个法子,让他这药铺开不下去?” 他搓了搓手,语气中带着几分狠戾。
孙玉国眼中精光一闪,附在刘二耳边低语了几句。刘二咧嘴一笑,露出一口黄牙,转身钻进了浓雾之中。
半个时辰后,药铺里飘出浓郁的药香。王宁亲自掌勺,将熬好的药汤舀进粗瓷碗中,分发给等候的村民:“这药每日三服,温饮,喝完后盖被发发汗,明日再来复诊。” 他一边递药,一边叮嘱,“切记不可再喝姜汤等热性饮品,饮食清淡,多喝温水。”
第一个服药的是李老汉的孙子,药汤入口微苦,却带着菊花的回甘。孩子喝完整碗药,没过多久便开始微微出汗,烧得通红的小脸渐渐恢复了血色,呼吸也平稳了许多。李老汉喜极而泣,对着王宁连连作揖:“王掌柜,您真是活菩萨!”
村民们见状,纷纷喝下汤药,原本焦灼的情绪渐渐平复。就在这时,刘二带着几个人冲进药铺,大声嚷嚷:“大家别喝了!这药有毒!” 他指着一个刚喝完药的村民,“我刚才看见他喝完药就脸色发白,肯定是中了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短篇中草药故事集》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醉爱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醉爱小说网!
喜欢短篇中草药故事集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短篇中草药故事集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