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走的时候,柳医生拿出几副自制的药膏,并吩咐张建国。
“天气冷了,你爸那个老寒腿,要及早预防,这个药膏先让你爸用着,如果好用,你让你爸随时过来拿。”
张建国道了声谢谢,接过了药膏。
刚走到自家院门口,张建国脚下的步子猛地一顿,着实被眼前的景象惊了一跳。
院门前的晒谷场上乌央乌央围了二三十号人,男女老少都有,手里都提着大大小小的物件——有汉子肩上扛着竹笼,里面装着扑腾翅膀的土鸡土鹅;
有妇人挎着布包,里面鼓鼓囊囊塞着晒干的板栗、山核桃;还有老人手里提着竹篮,装着刚采的干菌子和野木耳,都是村里稀罕的土特产,一看就是特意拿来送礼的。
“建国回来啦!”不知是谁喊了一声,人群立刻涌了上来,七嘴八舌地开口。
“建国,俺想跟着你去江城打工,这是俺家母鸡下的蛋,你尝尝鲜!”
“张兄弟,俺身子骨结实,啥活都能干,这点山货你别嫌弃!”
张建国被围在中间,有些哭笑不得,连忙摆手:
“各位乡亲,你们愿意去江城做事,我自然欢迎,到时候工钱一分不少给大家,这本来就是你情我愿的营生,何必还破费买这些东西?”
可乡亲们哪里肯听,你一言我一语地劝着:
“建国,你这可是给俺们指了条活路啊!城里的工作又安稳又挣钱,这是求都求不来的好事!”
“就是,这点东西不值钱,是俺们的心意,你不收就是嫌俺们礼数不到位!”
张建国心里清楚,赵家村有个老规矩,别人诚心送的谢礼要是原封不动退回去,就等于打人脸,说人礼物拿不出手。
他苦笑一声,这老习俗倒成了乡亲们逼他收礼的由头,可转念一想,大伙也是一片真心,便不再推辞:
“那我就收下大伙的心意了!”
说着,张建国转身进院,没过多久拎出两个大木盆,里面是昨天从村后暗河里捕的大鲶鱼,条条都有小臂粗,活蹦乱跳的。
“各位,礼尚往来,我也没别的好东西,每人带一条鱼回去尝尝鲜!”
他一边说一边给乡亲们分鱼,还特意打趣,“这可是我从江城带回来的‘大鲤鱼’,肉质嫩着呢!”乡亲们见他收了礼,又得了回赠,一个个喜笑颜开,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张建国收下礼物,选上自己的把握可就大多了。
等乡亲们渐渐散去,何玉芳皱着眉迎上来:
“建国,你真要把这些人都带去江城?收了人家的礼,要是到时候办不成事,村里人的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人!”
张建国笑着拍了拍她的手:
“妈,你放心,我选员工肯定得精挑细选,那些好吃懒做、爱耍滑头的,就算送再多礼我也不要。一个老鼠屎坏一锅粥的道理,我还懂。再说,我不是给每人回了一条鱼嘛,人情上咱们不欠谁的,怕啥?”
说完,他拉着何玉芳和张元顺进了屋,拿出纸笔铺在桌上:
“爸,妈,咱们合计合计,村里哪些人踏实肯干,适合带去江城,哪些人不靠谱,就别耽误人家了。”
赵家村就这么大,谁家的日子过得怎么样,谁的品性如何,大伙心里都跟明镜似的,三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
正说着,院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黄三探头探脑地走了进来,看了眼空荡荡的厨房,脸上立刻堆起笑:
“建国,婶子,叔!俺特意来请你们去家里吃午饭,喝两盅!”
张建国刚想推辞,黄三又连忙补充:
“不光请你们,窑厂的老少爷们和家眷都喊去了,一来热闹热闹,联络联络感情;二来也想跟大伙商量商量,来年窑厂咋扩大规模。”
张建国略一思索,便点头答应了,转身从盆里又拎了两条大鲶鱼:“走,带着这个下酒!”
到了黄三家,院子里已经热闹起来,黄三的媳妇正围着灶台忙得团团转,锅里炖着肉的香味飘得老远,案板上摆着切好的青菜、豆腐,还有刚杀的鸡,一看就是要做一桌子硬菜。
杨雄、孙瞎子他们已经到了,正围坐在堂屋的火炉边烤火聊天,看到张建国进来,连忙起身让座:“建国,快坐,烤烤火暖身子!”
黄三的叔叔黄大爷也在,张建国见了连忙上前问好,心里满是敬重——当年他被赵家欺负,孤立无援的时候,是黄大爷挺身而出为他撑腰,这份恩情他一直记在心里。
黄大爷看着他,眼里满是赞许:
“建国啊,当初我就说你是个有出息的好苗子,果然没看走眼!”
众人围坐在一起,火炉里的木炭烧得噼啪作响,火光映得每个人脸上都红彤彤的。
张建国搓了搓手,笑着说道:
“今年我在大学还有点事,得等期末考试结束才能从江城回来,到时候就留在村里过年。”
大伙一听都乐了,有人接话:
“那正好,李青山从上京回来,说不定还要去江城转火车,到时候你们俩正好做个伴!”
张建国笑着点头,又说道:
“等我回来,就把所有外债都收回来,扣除窑厂的经营成本,剩下的利润,就按咱们当初约定的比例分红,保证大伙都能过个肥年!”
话音刚落,黄三第一个鼓起掌来,其他人也跟着热烈鼓掌,脸上都洋溢着期盼的笑容——窑厂这一年生意红火,账本上的收入大伙都看在眼里,想想即将到手的分红,心里都美滋滋的。
张建国话锋一转,语气严肃了些:
“不过有句话我得提前说清楚,之前赊出去的账,谁点头同意的,谁负责去要回来。要是要不回来,年底分红的时候,别人欠多少钱,那个人就少分多少钱,少分的钱充公,啥时候把账要回来,再把钱补给谁。”
黄三连忙点头附和:
“建国说得对!俺们这两天正加急查账呢,明天一大早,俺就带着人出去要账,保证把欠账都收回来!”
众人纷纷点头,心里都清楚,只有把账收回来,大伙的分红才能实打实拿到手。
喜欢七零农村大旱,我家挖出地下暗河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七零农村大旱,我家挖出地下暗河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