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嫁到李家有些日子了,虽说公婆和小叔子待她都好,吃穿用度从不用愁,但每次来还是带着点拘谨。
刘小丽赶紧招呼他们进来:“快进来,外头风大。”
开饭时,刘小丽看着桌上的红烧鱼,又扭头看向李卫国。
“卫国,今天我和你爸钓了不少鱼,一会儿你拿些,给让莉莉她爸妈送点。”
于莉一听,脸上顿时闪过一丝惊喜。
她现在每天在这边吃的都很好,可她娘家条件一般,平时很少能吃上鱼或是肉。
就算这样,她也知道不能拿着婆家的东西去贴补娘家。
此时听到自己婆婆这么说,她怎么能不感动。
李卫国看了于莉一眼,笑着应道:“行,等会儿我就挑几条给他们送过去。”
一旁的李卫东放下筷子,补充道:“你们把家里的风干的野鸡和腊肉也拿些。”
李卫国愣了一下,那些野鸡和腊肉都是李卫东打猎弄来的。
虽说家里确实不缺,但他还是下意识看了看自己父母。
李大河把嘴里的饭菜咽下去,摆了摆手。
“卫东说让你拿,你就就拿一些,都是自家人,也不用太客气。
莉莉爸妈也是你的长辈,该孝敬就要孝敬。”
李卫国听自己父亲这么说,心里那块犹豫的石头才算落了地。
只是看向李卫东时,眼神里总带着点不好意思的感激。
李卫东被他看得不自在,扒拉着碗里的饭嘟囔着。
“大哥,你别用这眼神看我。这眼神看得我后背发毛,赶紧吃饭吧,菜都要凉了。”
李卫国笑骂一声:“去你的,当大哥的我就谢谢你了。”
刘小丽在一旁帮腔:“就是,让你带你就带些,莉莉爸妈也是你们的父母,该有的礼数不能少。”
她说着给于莉夹了一筷子鱼腹上的肉,“快吃,卫东这鱼炖得这鱼是真不错。”
于莉把鱼肉含在嘴里,暖意在舌尖化开,眼眶又有些发热。
嫁过来这些日子,公婆待她亲厚,小叔子也很好,原以为嫁入这样的家庭会拘谨,没想到竟是这般自在。
她连忙给刘小丽夹了块紫菜:“妈,您也吃。”
“哎,好,好。
”刘小丽笑得眉眼弯弯,“都是一家人,不用这么客气,快自己多吃点。”
晚饭在热热闹闹的闲聊中结束,李卫东放下碗筷,说句“我先回屋了”,便径直往自己房间走。
于莉收拾好碗筷,跟着刘小丽往厨房走去,叮叮当当的刷碗声很快在屋里响起。
李卫国则径直走向厨房门口的大盆,那里盛着李大河他们今天钓回来的鱼。
这些鱼有不少都还活着,它们在水里摆着尾巴,溅起细碎的水花。
他探头一看,忍不住咋舌:“爸,妈,你们今天这是把湖里的鱼窝端了?这么多!”
李大河挣站在堂屋门口抽烟,闻言也是笑了笑。
“今儿湖里的鱼可是有不少,咬钩咬得勤。
我和你妈没费多大劲就钓了这些,若不是我们拿不下了,还能多钓些。”
刘小丽正擦着碗,接话道:“可不是嘛,水面上黑压压一片,跟赶集似的。”
李卫国蹲下身,挑了五条肥硕的草鱼,正要装起来。
刘小丽从厨房探出头:“再多拿两条,你岳父母家还有三口人呢,多拿两条也让他们多吃两顿。”
李卫国想了想,又添了两条。
这时李大河也从是拎出了个布包,递了过来:把这个带上,两块腊肉,两只风干的野鸡,给你岳父他们带去。”
李卫国接过来,沉甸甸的。
于莉站在厨房门口看着,见公婆这般周到,心里甜丝丝的,眼眶微微发热。
自打嫁过来,李家从没过亏待过她,她真的觉得自己上辈子一定是做了不少的好事。所以才会嫁给李卫国。
两人拎着东西往自己住的倒座房走,刚到中院,就撞见几个邻居在院里说着什么。
他们看到李卫国手里的鱼时,也都是露出了羡慕的神情。
其中一位大婶看着李卫国他们问道:“卫国,这么多鱼啊,你爸妈也太厉害了吧。”
李卫国笑了笑,也是无比的得意。
另一个大婶问道:“卫国你提这么多鱼是.....?”
“这是准备给我岳父岳母送去的。”李卫国笑着应道。
刚到中院的二大妈见见到这些鱼,又注意到于莉手中布包里的风干鸡和腊肉。也是羡慕的眼睛都红了。
他们家老刘是六级工,平时也只能吃个煎鸡蛋,都不敢想吃的这么好。
她语气酸酸的说:“李家这日子过得是越来越红火了,这腊肉看着就馋人,还有这鱼,条条都这么肥实,于莉父母怕是要乐坏了。”
“可不是吗。”
还有人接话,“还是于莉福气好,摊上这么明事理的公婆,这丫头也是好命。”
于丽被说得有些不好意思,低下头抿着嘴笑,轻轻扯了扯李卫国的衣服。
意思就是提醒他,赶快回去,别在这里多待了。
李卫国把手里的东西紧了紧,客气的跟众人打了招呼,便拉着于莉往前院走。
到了前院这里,他们又遇上几个探头看热闹的邻居,免不了又解释几句,这才得以进门。
关上门,于莉拍着胸口笑道:“你瞅院里人那眼神,羡慕得都快把东西盯出窟窿了,恨不得上手抢似的。”
李卫国把东西往桌上一放,呵呵笑了两声。
“这么些好东西,别说他们,我自己见了都眼热。”
于莉笑着拍了他一下:“没个正经。那这些东西咋办?”
李卫国看着桌上的鱼和布包,想了想说:“要不现在就给你爸妈送去?
东西怎么收拾、咋吃,让他们自己拿主意。”
于莉眼睛顿时亮了,连连点头:“好啊!那咱们这就送去。
有这些东西,他们今年过年肯定宽裕得很。”
她一边说,一边又开始检查这鱼有没有弄好,她了不想走到半路这鱼给掉了。
李卫国看了看窗外,天刚擦黑,便说:“我去卫东那儿把手电筒拿来,夜里路黑,得照个亮。”
《年代:从农村到四合院》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醉爱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醉爱小说网!
喜欢年代:从农村到四合院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年代:从农村到四合院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