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宫墙内,时光仿佛流淌得格外缓慢而滞重。
范白薇与范清玥,这对性格迥异的姐妹,在太后的慈宁宫中,开始了截然不同的宫廷生活。
范白薇如鱼得水。
她的世界单纯而明亮,焦点始终围绕着“吃”之一字。
太后的慈宁宫小厨房成了她的乐园,御厨们起初对这个黄毛丫头的不屑,很快在她几次精准的点评和巧妙的改良建议下,化为了由衷的佩服。
“张嬷嬷,这碗燕窝粥火候够了,但若在起锅前撒上一点点研碎的咸桂花,既能提鲜,又能解了燕窝本身的微腥。”
“李公公,这松仁玉米的芡汁略厚了些,抢了食材的清爽,下次勾芡时用土豆粉替代一部分绿豆淀粉,色泽会更透亮,口感也更爽利。”
她并非指手画脚,而是带着一种纯粹的对美食的热爱与大家探讨,言语天真,笑容烂漫,时常还能挽起袖子亲手示范一两道从范羽翼那里学来的、或自己琢磨的小点心。
太后年纪大了,口味愈发挑剔,却偏偏对范白薇捣鼓出的那些既好看又美味,还时常带着些新奇故事(比如范白薇会讲这是“西域传来的做法”、“南边小岛上有的吃法”)的吃食青睐有加。
不过半月,太后便离不得她,用膳时总要她在旁陪着说笑点评,甚至特许她自由出入小厨房。
范白薇沉浸在这方美食天地里,对皇帝谢子卓偶尔前来请安时投来的欣赏目光,也只当作是对她“手艺”的肯定,并无他想。
她就像一株生机勃勃的向日葵,在太后的宠爱这片沃土上,单纯地追逐着属于她的“阳光”与“美味”,尚未察觉宫墙之下潜藏的暗流。
而与范白薇的轻松自在相比,范清玥的宫中岁月,则是一场精心布局的棋局。
她深知自己的资本是这张倾国倾城的脸和远超同龄人的心智,但更深知,在这深宫之中,空有美貌与野心,无异于稚子怀金行于闹市。
她沉默而敏锐地观察着。观察太后的喜好与脾气,观察皇后与几位高位妃嫔之间的微妙平衡,观察皇帝来请安时的神情语气,甚至观察宫中得势太监、女官的背景与关系网。
她谨言慎行,对太后恭敬有加,对皇后妃嫔礼数周全,对宫人也从不端架子,很快便赢得了“沉稳知礼”的名声。
机会悄然来临。
得宠的丽妃与一位新晋的赵美人在御花园“偶遇”皇帝,丽妃凭借巧语引得皇帝开怀,赵美人木讷寡言,被衬得如同摆设。
丽妃得意之余,言语间不免对赵美人多了几分刻薄挤兑,赵美人羞愤难当,眼圈泛红,场面一时尴尬。
当时范清玥正陪同太后在不远处的凉亭歇息,将一切尽收眼底。
在太后微微蹙眉,欲要开口训斥丽妃张扬之时,范清玥却轻轻为太后续上一杯热茶,声音柔和却足以让走近的皇帝听见:
“太后,丽妃娘娘性子活泼,赵美人沉静温婉,皆是性情使然。
臣女方才见赵美人发间那支珍珠簪,虽不华贵,但珠光温润,衬得美人气质越发沉静如水。
想来制此簪的匠人,亦是懂得‘淡极始知花更艳’的道理呢。”
她一句话,既点出丽妃过于张扬未必是美,又抬举了赵美人沉静的气质,还将话题引向了风雅之物,轻轻巧巧地化解了剑拔弩张的气氛,全了所有人的颜面。
皇帝谢子卓的目光落在范清玥身上,带着探究与一丝欣赏。
他见过太多或媚俗、或清高、或工于心计的女子,却少见这般年纪便能如此洞悉人心、处事圆融不着痕迹的。
丽妃的娇媚显得浅薄,赵美人的怯懦显得无趣,唯有范清玥,像一株悄然绽放的空谷幽兰,神秘而引人探寻。
范清玥微微垂首,避开皇帝过于直接的目光,心中却如明镜一般。
这第一步,她走得很稳。
---
太后的寿辰虽过,但皇帝对柳清漪和范家子女的好奇并未消减。
这一日,他特意宣召柳清漪带着年纪尚小的范岳阳入宫,美其名曰“让太后瞧瞧聪明孩子”,实则想亲眼见识那传闻中的“预言”之能。
范岳阳被柳清漪牵着手,走进御花园。
他年纪尚小,一双异瞳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剔透,对周遭的富丽堂皇并无多少敬畏,只有孩童纯粹的好奇。
太后见他玉雪可爱,眼神纯净,心生欢喜,招手让他近前,拿了块精致的点心给他。
柳清漪则与皇帝、太后说着闲话,话题不经意间引到了孩子们各异的天赋上。
就在这时,正小口吃点心的范岳阳,忽然抬起头,那双异瞳直直地望向不远处一座用于观景的精致小木楼,歪着头,用稚嫩的声音含糊地说:“火……红色的鸟……飞过去……楼,怕……”
众人皆是一愣,不明所以。
皇帝微微蹙眉,太后笑道:“这孩子,说什么胡话呢,哪有什么红色的鸟?”
柳清漪心中却是一动,她深知范岳阳的能力时灵时不灵,且表达方式稚嫩,往往需要解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育儿师天降,携26子共谱华章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育儿师天降,携26子共谱华章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