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陵城衙的议事厅内,檀香袅袅。刘备身着锦袍,端坐主位,两侧分列着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心腹重臣。厅外传来脚步声,主簿简雍引着一人入内,正是刘璋的使者张松。
张松身材矮小,其貌不扬,颔下留着稀疏短须,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扫视厅中众人时,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审视。他身着益州刺史府的官服,上前躬身行礼:“益州别驾张松,见过左将军。”
刘备连忙起身,快步走下台阶,亲手扶起张松,笑容和煦:“先生远道而来,一路辛苦。备久闻先生大名,今日得见,实乃幸事。” 说罢,挽着张松的手,一同走向主位旁的客座,执意让他落座,又命人奉上清茶。
张松心中暗忖,早听闻刘备仁厚待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反观自家主公刘璋,懦弱无能,胸无大志,益州虽富庶,却如无主之玉,迟早会被他人觊觎。他端起茶杯,浅啜一口,开口说道:“左将军在荆南大展宏图,一月之内平定四郡,百姓安居乐业,松深感钦佩。今汉中张鲁,割据一方,野心勃勃,屡次侵扰益州边境,主公日夜忧思,恐难抵御。听闻左将军乃汉室宗亲,仁义布于天下,又有雄兵猛将辅佐,故特遣松前来,愿与将军结盟,共抗张鲁,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诸葛亮在一旁静静听着,羽扇轻摇,目光落在张松身上,早已看穿他心中另有图谋。他见刘备正要开口,微微颔首,示意刘备暂缓回应。刘备会意,转而笑道:“张鲁残暴不仁,侵扰邻邦,实乃天下之害。备身为汉室宗亲,理应匡扶社稷,抵御外侮。只是益州地势险要,路途遥远,若要出兵相助,需得从长计议。不知先生此次前来,除结盟之外,是否还有其他见教?”
张松闻言,心中一动,知道刘备已领会自己的弦外之音。他放下茶杯,起身说道:“将军既然问及,松便直言相告。益州天府之国,沃野千里,人口百万,粮草充足,然主公暗弱,纲纪废弛,奸臣当道,人心离散。张鲁在北,虎视眈眈;曹操在北,野心更大,若益州落入他人之手,实乃汉室之憾。将军乃天命所归,若能入主益州,整顿吏治,安抚百姓,必能成就大业。松不才,愿献上一图,助将军成事。”
说罢,张松从怀中取出一卷绢帛,双手奉上。刘备接过,展开一看,只见绢帛上绘制着益州的山川河流、关隘要道、城池分布、粮草屯地,甚至连各郡县的兵力部署都标注得一清二楚,正是一幅详尽无比的益州地形图。
“这……” 刘备面露惊讶,看向张松,“先生此举,非同小可,备何德何能,敢受先生如此厚赠?”
张松慨然道:“松非为一己之私,实乃为益州百姓着想。将军仁政之名,远播四方,若能入主益州,百姓方能免受战乱之苦。此图乃松多年心血所成,今日献与将军,只愿将军能不负天下苍生,不负松之厚望。”
诸葛亮此时开口说道:“张别驾深明大义,弃暗投明,实乃俊杰。我主素有匡扶汉室之志,若能得益州之地,必能造福一方。只是此事事关重大,需得周密谋划,不可操之过急。” 他看向张松,“不知先生回去之后,如何向刘益州复命?又有何良策,能让我主顺利入蜀?”
张松早已胸有成竹,说道:“松回去之后,便向主公进言,称左将军兵精将勇,若要抵御张鲁,需请左将军亲自率军入蜀相助。同时,松会联络益州别驾法正、从事孟达等人,他们也早已对主公不满,愿为将军内应。届时,将军可率大军入蜀,名为抵御张鲁,实则相机行事,夺取益州。”
刘备闻言,心中大喜,起身向张松深施一礼:“先生之恩,备没齿难忘。若他日事成,备必以心腹待之,共享富贵。”
张松连忙回礼:“将军不必多礼,能遇明主,乃松之幸也。事不宜迟,松需尽快返回益州,安排相关事宜,将军可速做准备,静候松的消息。”
刘备挽留张松在零陵盘桓数日,每日设宴款待,与他探讨天下大势,言语间尽显诚意。张松见刘备君臣同心,将相和睦,更坚定了辅佐刘备的决心。几日后,张松辞别刘备,返回益州。
送走张松,议事厅内气氛热烈起来。张飞率先开口:“大哥,这张松来得正好,益州乃天府之国,拿下益州,咱们就有了根基,日后便可与曹操、孙权争天下了!”
关羽抚着长髯,点头说道:“三弟所言极是。益州地势险要,粮草充足,实乃兵家必争之地。张松献图,又有法正、孟达为内应,此乃天赐良机,不可错失。”
赵云说道:“主公仁德,深得民心,若入蜀之后,善待百姓,整顿吏治,必能得到益州士族与百姓的拥戴。只是刘璋毕竟是汉室宗亲,主公以结盟之名入蜀,再行夺取之事,恐会遭人非议。”
诸葛亮羽扇轻摇,缓缓说道:“子龙所言甚是。此事需得师出有名,既要夺取益州,又要保全主公仁义之名。我已有一计:主公可先应允刘璋之请,率军入蜀,名义上协助刘璋抵御张鲁。入蜀之后,主公可广施仁政,安抚百姓,结交益州士族,收揽人心。同时,暗中联络法正、孟达等人,等待时机。若刘璋识时务,主动让贤,那是最好;若刘璋执意顽抗,再寻机发难,届时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主公夺取益州,便名正言顺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