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支按照旧的战斗队形进行配置的军队要分成四个纵队向敌人行进,那么,两翼第一线和第二线的骑兵应该编为外边的两个纵队,两翼的两线步兵则编为中间的两个纵队。这些纵队的行军可以全部从右边开始,全部从左边开始,或者右翼从右边开始,左翼从左边开始,或者左翼从右边开始,右翼则是从左边开始。后者的行军,叫做”中央开始”的行军。乍看起来,这些形式是同未来的展开有关系的,但实际上却是没有关系的。腓特烈大帝前往勒登进行会战时,曾按照原来各翼的次序组成四个纵队,从右边开始行军,由于他刚好正要攻击奥军的左翼,因而很容易地变换为线式战斗队形,从而受到所有的历史着作家的赞扬。如果当时他要迂回奥军的右翼,那么,他就必须象在布拉格那样一次反转正面的行军了。
如果说这些形式在当时就已经不符合行军目的了,那么在今天从同一角度来看,这些形式纯粹是一种儿戏。现在同过去一样,非常难知道未来的战场同行军道路的关系位置如何,而且,即便由于行军开始的次序不正确而损失了一点时间,也远不象从前那样重要了。在这方面,新的战斗队形发挥了它的十分良好的作用,不论哪一个师最先到达,不管哪一个旅最先投入战斗,已经没什么区别了。
在这种情况下,军队之所以还有时从右边开始行军,有时从左边开始行军,就只有一个作用了,那就是左右交替地开始行军能调节军队各部分的疲劳程度。这是大的军队开始行军时还保持这两种次序的唯一的。自然也是非常重要的理由。
在这种情况下,从中央开始的行军只能偶然采用,自然就不成其为行军的一种固定的次序了。从战略上来看,一个纵队从中央开始行军必然是不合理的,因为这种行军次序是以必须有两条道路为前提的。
事实上,确定行军次序的问题与其说属于战略范围,不如说属于战术范围,因为它只不过是把整体区分为若干部分,行军结束后这些部分又会重新恢复成一个整体。但是,现代军事艺术已不再重视行军的各个部分的完全集中,而是让各个部分行军时距离远些,甚至可以独立行动。这样,就很少发生各个部分单独进行的战斗,并且每一个这样的战斗都应该看作是整体战斗。我们认为对这个问题作如此多的说明是有必要的。
此外,我们在本篇第二章中已经看到,在没有任何目的的特殊情况下,三个部分并列配置最为合理,因此行军时采用三个纵队也是最为合理的。
现在,我们在这里还要指出,纵队的概念不但是指沿一条道路前进的一个部队,而且人们在战略上也把在不同的日期沿同一条道路行军的每个部队称做各个纵队。区分为纵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缩短行军时间和便于行军,因为兵力小的部队行军总是比兵力大的部队的行军快一些方便一些。部队不是沿完全不同的几条道路行军,而是在不同的日期里沿同一条道路行军,也能达到这个目的。
喜欢兵法辑录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兵法辑录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