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
史书上称郭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
曹『操』称赞郭嘉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
贾诩,字文和,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的着名谋士,曹魏开国功臣。
贾诩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
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
官渡之战时,贾诩力主与袁绍决战。
赤壁之战前,贾诩认为应安抚百姓而不应劳师动众讨江东,曹『操』不听,结果受到严重的挫败。
曹『操』与关中联军相持渭南时,贾诩献离间计瓦解马超、韩遂,使得曹『操』一举平定关中。
在曹『操』继承人的确定上,贾诩以袁绍、刘表为例,暗示曹『操』不可废长立幼,从而暗助了曹丕成为世子。
黄初元年,曹丕称帝,拜贾诩为太尉,封魏寿乡侯。
曹丕曾问贾诩应先灭蜀还是吴,贾诩建议应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果然征吴无功而返。
陈宫,字公台,东汉末年吕布帐下首席谋士。
陈宫『性』情刚直,足智多谋,年少时与海内知名之士相互结交。
兖州刺史刘岱在讨伐青州黄巾时战死,陈宫等人主张曹『操』接任兖州牧因而被曹『操』视为心腹,但此后陈宫因曹『操』杀害边让等汉末名士而与曹『操』反目,并游说张邈背叛曹『操』迎吕布入兖州,辅助吕布攻打曹『操』并先后取得兖州与徐州。
下邳城中,吕布不听陈宫两面互补之计,以致失败。
吕布战败后,随吕布等一同被曹『操』所擒,决意赴死。
荀彧,字文若,东汉末年曹『操』麾下的谋臣。
荀彧早年被称为“王佐之才”,初举孝廉,任守宫令,后弃官归乡,又率宗族避难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
其后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守尚书令,封万岁亭侯,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获其赞赏,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
因其任尚书令,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人敬称为“荀令君”。
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而为其所忌,调离中枢,在寿春忧郁成病而亡。
镇南军如今的地盘越来越大,文官奇缺,能召唤出来郭嘉、贾诩、陈宫、荀彧四人,比召唤出来四名大宗师级别的猛将,还让李斌感到高兴。
郭嘉、贾诩、陈宫、荀彧四人随即也都被李斌拜为镇南军的军师。
李斌话音刚落,郭嘉就开口说道:“主公,天子铲除了朝堂掌权的那些文臣,现在让七家派人去商议支援吐兹帝国之事,不过是想借此事重新树立起天子的威严,当然也有对七家进行试探的意思。”
顿了一下郭嘉接着说道:“天子既然已经掌权,那么接下来当然是要把七家手中的军政大权收回去。”
李斌沉『吟』了一下说道:“本侯对出兵支援吐兹帝国倒是不介意,但是朝廷如果想要『插』手我镇南军的地盘,本侯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李斌的这番话,让书房内诸葛亮、张良等人的脸上不禁都『露』出了一丝笑意。
李斌虽然现在还没有自立称帝的意思,但其野心早已表『露』无疑,反正镇南军打下的这份庞大家业,李斌是绝对不会拱手交给大燕朝廷的。
荀彧这时说道:“主公,目前我镇南军依然是大燕的镇南军,所以这次天子下诏,我镇南大都督府该派人还是得派人的,免得落人口实,何况主公又早已有出兵吐兹帝国之意。”
在西蛮都护府建立以后,吐兹帝国又连续派了好几波人来到桂州城,希望镇南军能出兵援助吐兹帝国,抵抗罗兰帝国的入侵。
现在镇南军只需穿过西蛮都护府北面的一片沙漠,一直向北走就能进入吐兹帝国。
如果进入沙漠之后一路往西走,则可以直达罗兰帝国的疆域。
所以镇南军要想出兵援助吐兹帝国,已经不需要途经罗家控制的淮州府、肖家控制的宣州府以及潘家控制的郁州府,有了一条相对来说更可行的路线。
当然西蛮都护府北面的那片沙漠,面积不算小,如果镇南军从西蛮都护府的边境出发,需要横穿两千多里的沙漠,才能抵达吐兹帝国的南部,而现在吐兹帝国的南部地区,基本上都已经被罗兰军队所攻占。
虽然李斌到目前还没有答应吐兹帝国的使者,派兵援助吐兹帝国,但李斌暗中却已经开始调遣兵马。
李斌对罗兰帝国可是非常仇恨的,当年李斌在海上遭遇大风暴,所乘坐的战舰被吹到了罗兰帝国的沿海。
李斌带着人一路浴血奋战,才逃出了罗兰帝国的境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帝国猛将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帝国猛将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