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斩黑影已经是一周前的事情了。
这一周里面,许仙除了斩杀了一头即将魔化的妖之外,还做了几件事情。
一是到济世堂报了到,不过却与金师傅做了约定,只有放学之后才能来此处学医行医,而条件便是学成后第一年诊金全数归济世堂所有,他分文不取。
这到不是说许仙托大,而是他许仙即将获得一笔不菲的收入,而随着时间的变化,这笔收入会越来越多,所以自然就看不上那点诊金了。
而金师傅那视金钱如命的性子来说,自然是没有拒绝的道理,因此许仙便顺理成章的,一边读书,一边学医了。
第二件事情便是小说终于快要发表了,没错,是‘快要’发表了。
金鳞书斋那边就许仙所写小说,进行宣传,将于下月15号在临安府进行首发,由于许仙有着‘钱塘第一才子’美名,而自上元诗会之后便再无新创,自然会有人好奇他的水平到底如何,所以经过一连串的爆炸般的宣传后,许仙所写的小说,已经成为了临安府内家喻户晓的存在了。
无数才子佳人,哪怕是普通百姓,都好奇,这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
但是,却由于印刷速度,不得不推迟到下个月才能发行。
相比较于现代的印刷水平,宋代的印刷水平实际上已经是很发达了,毕竟有着‘活字印刷术’的存在。
‘活字印刷术’号称是中华四大发明之一,与‘造纸术’相辅相成,打破了中国几千年来,读书人以世家为首的局面。
要知道,当年隋炀帝杨广北伐,如果不是世家从中作梗,到最后也不会落得一个昏君的下场,而随后唐太宗李世民,也是对世家痛下杀手。
历史上许多的大事件也都有世家参与的影子。世家之强大,已经成为历朝历代的毒瘤,纵观中华文明几千年,世家虽然提供了大量的知识人才,但是却一直占据着帝国更替的主导位置。
而活字印刷,与造纸术的出现,一是减少了纸张的成本,让天下所有人都有纸可用,不在依靠竹简等事物。
二是不在依靠人力拓印,可以有效,且快捷的刊印任何书籍,让书籍的传播变得更加快捷,让知识的传播变得更加有效快速。
可以说,这两项技术的出现,算是‘斩掉’了世家权衡天下学子的左右手。
因为过往,书籍的传递,知识的传播,都是世家学子用自己的双手一笔一划在纸上,或者是竹简上写出来,雕刻出来的。大大的缩减了文化传播的效率,以及文化的普及率。
但是,‘活字印刷术’与‘造纸术’的出现,却直接打破了这种僵局,纸张变得便宜了,拓印文本变得方便了,文化传播效率自然也就上去了。
言归正传。
许仙所写的小说第一册,同样也是使用‘活字印刷’来刊印的,只是临安府内印刷厂有限,哪怕孙哲动用关系,也只能让其中几家全力为他刊印。
只是,哪怕如此,速度依旧慢的可怜,毕竟不能跟现代的电子信息技术比较啊,因此,实在没办法,只能推到下月十五才能发行。
但是在之前,宣传的事情可以稍微缓缓,给临安府百姓一个适应的阶段,连番的宣传,并不会带来什么太好的效果,世人常说物极必反,一旦宣传的过猛,会给人造成一种疲劳感,反而会激起人们的逆反心理,那样就得不偿失了。因此,许仙便让孙哲宣传的事情稍微放缓一些,不用跟之前那般轰炸式的宣传。
再次得到许仙提点的孙哲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毕竟他在许仙这本书上投入可是自己的身家,他还想靠许仙这本书发财的,自然是要配合许仙的。
而除了以上两件事情之外,就在昨日,许仙发现,自己身上居然出现了儒气。
儒气,简单的来说,就是浩然之气。这是一种只会出现在读书人身上的气势。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孟子,曾经面对公孙丑的问题,做过一个回答,他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紧接着,公孙丑又问他,什么是浩然之气。
孟子回答道“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后面半段不重要,想看的可以百度)”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这很难说得明白。它是气势,最宏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不是用邪恶去伤害它,就可以让它在天地之间无所不在。他是气节,与仁义和道德相配合辅助,不这样做,那么浩然之气就会像人得不到食物一样疲软衰竭。浩然之气是由正义在内心长期积累而形成的,不是通过偶然的正义行为来获取它的。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不能心安理得的地方,浩然之气就会衰竭。
所以,从上所述,不难看出,浩然之气并不是那么好养的,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形成的,天下学子千千万,能养成浩然之气的,屈指可数,但是能养成浩然之气的,却无一不是大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白蛇之许仙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重生白蛇之许仙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