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引子:螳螂生,伯劳鸣,反舌无声。循着古老的回响,揭开尘封的序章。
三百公里的距离,对于如今的苏砚和白露而言,不过转瞬。为避免打草惊蛇,两人在距离坐标数里外便按下流光,敛去周身气息,如同寻常旅人般,徒步穿越一片长势异常旺盛、几乎遮蔽天日的原始林地。
越靠近目标,空气中那股隐晦的时序波动便越发清晰。它并非活跃的能量散发,更像是一种沉睡中的、无意识的“呼吸”,带着泥土的厚重与岁月的沧桑。
“这里的植被……”白露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生长周期似乎被加速了,但又异常稳定,不像外力强行催生。”
苏砚点头,他指尖萦绕着一缕心念之力,轻轻拂过一片足有脸盆大的蕨类植物叶片。“没有人为干预的痕迹,是这片区域本身的时序流速比外界稍快,且极其均匀。像是……某种恒定的‘增益场’。”
穿过密林,眼前豁然开朗。
那是一片被群山环抱的谷地,谷地中央,并非想象中破败的祠庙废墟,而是一片沐浴在奇异柔和光辉下的、生机勃勃的田园景象!阡陌纵横,稻浪翻滚,那稻穗竟已呈现出诱人的金黄,远超外界此时节应有的生长阶段。田埂旁,几间简陋却洁净的茅屋点缀其间,屋檐下挂着成串的玉米和辣椒,俨然一派世外桃源的丰收景象。
而在田园的正中央,矗立着一座非石非木的古朴祠庙。祠庙不大,青瓦飞檐,墙壁上爬满了苍翠的藤蔓,祠前一方小小的祭坛打扫得一尘不染。祠庙的门楣上,悬挂着一块布满苔痕的木匾,上书三个古意盎然的大字——芒种祠。
那隐晦而古老的时序波动源头,正是这座看似平凡的祠庙。
更令人惊异的是,在那片金黄的稻田中,竟有一位头戴斗笠、身着粗布短褂的老农,正弯腰收割着稻谷,动作熟练而自然,仿佛早已在此耕作千年。
苏砚与白露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震惊与凝重。协会记载中早已荒废的芒种祠,不仅完好无损,竟还有“人”在此生活耕作?
两人没有贸然靠近,苏砚将心念之力如同蛛网般小心翼翼地向四周蔓延,感知着这片区域的每一丝细节。
“没有恶意,”苏砚低声道,“这片区域的时序流速大约是外界的1.5倍,非常稳定,源头是那座祠庙。那位老农……他身上有极其微弱的时序之力,但更接近于……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的‘灵’,而非活人。”
似乎是感应到了外来者的窥探,那收割稻谷的老农缓缓直起身,摘下斗笠,露出一张布满皱纹却眼神清澈、带着温和笑意的脸庞。他看向苏砚和白露藏身的方向,并未惊讶,只是遥遥地拱了拱手,声音苍老却清晰传来:
“贵客远来,可是为‘时序’而至?老朽乃此地守祠人,若不见弃,不妨入内一叙。”
被发现了!
苏砚心中一凛,对方能如此轻易识破他们的隐匿,其实力或与这片地域的契合度,远超预估。他示意白露稍安勿躁,整理了一下衣袍,坦然从林间走出,白露紧随其后。
“晚辈苏砚(白露),冒昧来访,惊扰前辈清修,还望海涵。”苏砚执晚辈礼,不卑不亢。
老农,或者说守祠人,微笑着打量了二人片刻,目光尤其在苏砚身上停留良久,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与了然。“身负新序,心念为引……难得,难得。”他并未多言,侧身引手,“祠内简陋,唯有清茶一杯,可解远行之乏。”
跟随守祠人走入芒种祠,内部陈设果然极其简单。一尊面容模糊、手持谷穗的古老神像立于正中,神像前香火早已熄灭,却纤尘不染。几张蒲团,一方矮几,便是全部。
守祠人沏上三杯清茶,茶汤碧绿,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草木清香,闻之便觉精神一振,连体内的心念之力都活跃了几分。
“此乃‘时序茶’,采祠周受时序滋养之草木嫩芽所制,于吾等修行略有小益。”守祠人淡然道,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苏砚谢过,轻呷一口,只觉一股温和而纯粹的生机顺着喉舌流入四肢百骸,不仅滋养着心念之力,更让他对周围时间的流动感知变得更加敏锐、清晰。这绝非普通灵茶!
“前辈,”苏砚放下茶杯,开门见山,“我等感知此地有古老时序波动复苏,特来探查。不知前辈在此守护多久?这芒种祠与外界记载,似乎……颇有不同。”
守祠人呵呵一笑,目光悠远:“多久?老朽也记不清了。或许是芒种祠建成之日,我便在了。至于外界记载……荒废与否,不过表象。祠在,时序便在;时序在,守祠人便在。”
他看向苏砚,眼神深邃:“你们来的正是时候。‘芒种’,乃播种与收获交织之节,蕴藏‘承前启后’之机。古老的‘时序之种’沉寂太久,是时候……寻找新的土壤了。”
“时序之种?”白露疑惑。
守祠人并未直接回答,而是起身,走到那尊面容模糊的神像前,伸出枯瘦的手指,轻轻点在神像手持的谷穗之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时序师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时序师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