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引子:桃始华,仓庚鸣。当第一片新叶挣破规则的交织,沉默的观察者便在新生的律动中悄然降临。
---
雨水带来的润泽尚未完全渗透进土壤,惊蛰的雷声便已在云层深处隐隐酝酿。四时书屋内,那株窗台桃枝上的嫩芽已舒展成小小的叶片,叶脉间流转的淡金色荧光愈发明显,仿佛内里镶嵌着微缩的星辰。整个世界,仿佛一个从漫长冬眠中苏醒的巨人,每一个毛孔都在呼吸着新生的气息,每一次心跳都更加有力而规律。
苏砚能清晰地感受到,脚下这片土地的时序基底,已然稳固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那场“源初之雨”不仅修复了创伤,更像是一场精准的“基因改造”,将“监察者”秩序规则的“骨架”完美嵌入了此界自然时序的“血肉”之中。如今的世界时间流,既有江河奔涌般的生命力,又有了精密钟表般的稳定性,两者并非简单叠加,而是水乳交融,形成了一种充满张力却又和谐统一的全新律动。
小满的感知则更加细腻。她漫步在重新变得熙攘的街头,能“听”到每个人身上时间流的细微变化。以往容易被情绪、压力扰动的波动显着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内在的平稳与韧性。甚至连城市的基础设施,那纵横交错的电线、川流不息的网络数据,其运行似乎都带上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更加高效的韵律。这个世界,正从最微观的层面,适应并享受着这场由毁灭催生出的新生。
然而,宁静之下,暗流依旧。
那日来自“监察者”系统的试探性接触后,再无异动。但苏砚和小满都知道,这绝非结束。那些在信息流中窥见的、陷入逻辑混乱的光点,以及那些依旧散发着冰冷敌意的锁定,都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知何时会再次落下。
惊蛰前夜,一声沉闷的春雷滚过天际,仿佛敲响了某种序幕。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晨雾,苏砚正在后院引导【惊蛰】节气那“唤醒”与“破土”之力,进一步巩固自身与新生世界的连接。忽然,他心念微动,感受到一股极其微弱、却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观察意念”,如同最精密的探针,悄无声息地扫过四时书屋所在的区域。
不是攻击,甚至不是之前的试探性接触。这股意念更加纯粹,更加……客观。它不带任何情感色彩,只是冷静地记录、分析着此地异常稳定且和谐的时间流,分析着苏砚和小满身上那融合了世界本源与秩序框架的独特气息,分析着那株桃树枝叶间流转的规则荧光……
它像是一个沉默的学者,在观察一个超出其知识体系的奇特样本。
“它来了。”苏砚睁开眼,看向同样有所察觉的小满。
小满点了点头,金色眼眸中闪过一丝警惕,却没有立即采取行动。她也感受到了那股意念的非攻击性,以及其中蕴含的、近乎苛刻的“求知欲”。
两人默契地没有驱散这股意念,而是任由它观察,同时自身也保持着最高度的戒备,并反向感知着这股意念的源头。
意念的源头极其遥远,且经过了层层伪装和折射,最终指向的,并非之前那些充满敌意的“监察者”单位,而是那片银色虚空中,少数几个陷入“逻辑冲突”的光点之一!这个光点,似乎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更加“柔性”的方式,执行着某种……研究任务?
就在这时,那股观察意念似乎收集到了足够的数据,开始缓缓退去。但在退去的前一瞬,它留下了一段极其精简、几乎不携带任何冗余信息的“数据包”,直接投射在苏砚和小满的意识中。
数据包的内容,并非文字或图像,而是一组复杂的、关于他们此刻时序状态与新生世界规则融合度的量化评估报告!报告中的各项指标远超“监察者”数据库中对“稳定正常世界”的基准值,并在末尾附上了一个不断闪烁的、代表“未知演化模型,需长期观察,暂缓执行清除协议”的临时标签!
这……算是某种意义上的“缓刑”通知?来自一个陷入逻辑困境的“监察者”单位的单方面决定?
苏砚和小满再次面面相觑,心情复杂。敌人的内部,果然并非铁板一块。有坚持清除的顽固派,似乎也出现了倾向于“观察研究”的……姑且称之为“研究派”?
“它们……把我们当成了实验室里的小白鼠?”小满的语气有些古怪,不知是该庆幸还是该恼怒。
“至少,我们暂时从‘必须立刻清除的害虫’,升级成了‘值得观察的奇特样本’。”苏砚苦笑一下,眼神却锐利起来,“但这并非高枕无忧。‘观察’意味着我们依旧在它们的监控之下,一旦我们的演化偏离了它们的预期,或者触犯了某种我们未知的‘禁忌’,那个‘暂缓执行’的标签随时可能被撕掉。”
他抬头望向天空,惊蛰的雷声还在远方隐隐作响。
“而且,我们并不知道,这种‘观察’本身,是否会带来新的风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时序师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时序师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