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起兵信号!周将军握紧拳头,我们必须立刻禀报陛下!
宁钧苦笑:陛下被萧景明控制,我们如何禀报?况且...他犹豫片刻,还是说出了心中的疑惑,周叔,这些年来,萧景明治下的百姓,确实比先帝时过得好...
周将军愕然:你该不会......
不,我不会背叛朝廷。宁钧摇头,只是...若萧景明真能带给天下太平,我们阻止他,是对是错?
钧儿!周将军厉声道,忠君爱国,岂能因一时利弊而动摇?何况萧景明若真是前朝余孽,他日得势,必会清算我大周旧臣!
宁钧沉默。周将军说得有理,但他脑海中却浮现出萧景明勤政爱民的种种——深夜批阅奏折到天明的身影,为减轻百姓赋税与朝臣据理力争的姿态,甚至是对妹妹的疼爱...
无论如何,我们先要确定陛下的状况。宁钧最终道,周叔可有办法让我进入紫宸殿?
周将军思索片刻:明日是太医会诊的日子,我可安排你伪装成太医学徒混进去。但风险极大,一旦被发现......
值得一试。
次日午时,宁钧穿着宽大的太医学徒服,低头捧着药箱,跟随周将军安排的老太医进入紫宸殿。殿外侍卫森严,但看到老太医的腰牌后,挥手放行。
内殿药味浓重,龙榻上的皇帝形销骨立,面色蜡黄。宁钧趁老太医诊脉时,悄悄观察四周——两名侍卫站在墙角,目不转睛地盯着他们;窗户全部封死;连皇帝的饮食都由专人试毒后才送入。
陛下脉象紊乱,气血两亏。老太医摇头叹息,需再加一剂人参养荣汤。
宁钧假装帮忙记录药方,趁机靠近龙榻。就在此时,皇帝突然睁开眼睛,直直地看向他!
宁钧差点惊呼出声。皇帝的眼神清明,哪有半分病态?更惊人的是,皇帝微不可察地摇了摇头,然后迅速闭上眼睛,又恢复那副奄奄一息的样子。
宁钧心领神会,低头退后。离开紫宸殿后,他立刻将这一发现告诉了周将军。
陛下在装病!周将军又惊又喜,这是为何?
引蛇出洞。宁钧恍然大悟,陛下早知萧景明有异心,故意示弱,诱他出手,好一网打尽!
可萧景明手握重兵,一旦起事......
宁钧沉思片刻:我们必须双管齐下。一方面派人截住北境大军,另一方面...我要再看看那封信。
回到家中,宁钧再次取出萧景明给王浚的信,仔细检查。这次,他在信纸边缘发现一行几乎不可见的小字:提防宁钧,阅后即焚。
宁钧如坠冰窟。萧景明早就怀疑他,这封信很可能是个陷阱!若真如此,北境大军可能根本不会按信中所说行动,或者王浚接到信后会立刻拿下送信人。
他必须做出选择了——是继续效忠那个他从未谋面的皇帝,还是站在确实改善了民生的萧景明一边?又或者...第三条路?
夜深人静时,宁钧取出萧语嫣的遗物——一支她常戴的玉簪。抚摸着光滑的玉面,他仿佛又看到了她明媚的笑容。她若在世,会希望他如何选择?
语嫣...宁钧轻声呼唤,泪水模糊了视线,我该怎么办?
玉簪在烛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如同萧语嫣温柔的目光。宁钧突然想起她曾说过的话:我希望天下人都能安居乐业,不再有战乱...
这句话让他下定了决心。
次日清晨,宁钧再次来到丞相府。萧景明正在用早膳,见他来了,示意他坐下同食。
信可收好了?萧景明随口问道。
宁钧点头,突然道:丞相,末将有一事相求。
末将想亲自带兵迎接王将军。近日京郊流民增多,恐有不测。
萧景明筷子一顿,抬眼看他:哦?你为何突然如此热心?
宁钧直视萧景明的眼睛:末将想通了。丞相治国之才,远胜先帝。若丞相有意...更进一步,末将愿效犬马之劳。
书房内一片寂静,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萧景明缓缓放下筷子,目光如刀般审视着宁钧。
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末将很清楚。宁钧单膝跪地,末将只求一事——事成之后,善待太子与先帝旧臣。
萧景明沉默良久,突然笑了:起来吧。我果然没看错你。他亲自扶起宁钧,不过,你突然转变态度,让我很是意外。
宁钧早有准备:语嫣死后,末将想了许多。她生前常说,兄长心怀天下...末将愿意相信她的判断。
提到萧语嫣,萧景明眼中闪过一丝痛楚。他转身从书架上取下一卷地图,在案上铺开:既然你已决心追随于我,不妨看看全盘计划。
地图上详细标注了北境大军的进军路线,以及京城内应的布防。宁钧仔细记下每一个细节——东华门守将陈武、玄武营校尉赵宏...都是萧景明的人。
三日后子时,王浚大军抵京,以红灯笼为号,里应外合,一举控制京城。萧景明指着地图,你的任务是率禁军一部守住皇城四门,不许任何人进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历史杂烩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历史杂烩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