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星的指尖在键盘上轻轻敲击,回复完国际美食节的确认邮件后,窗外已经泛起了鱼肚白。她揉了揉有些酸胀的太阳穴,却掩不住唇角的笑意。这个邀请来得正是时候,像是为她即将举办的品鉴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清晨的工作室弥漫着淡淡的麦香,她正在调试新品——一款融合了中式发酵技艺的欧包。面团在手中反复折叠,发出轻柔的啪啪声,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秘密。
“晚星姐,你看今天的娱乐版了吗?”小雨推门而入,举着手机兴奋地小跑过来,“《星娱乐》发了长篇专访,把你夸上天了!”
林晚星洗净双手,接过手机。屏幕上是一篇题为《从被质疑到被追捧:林晚星的美食哲学》的专题报道,配图是她录制节目时专注切菜的侧影。
“在充斥着速食文化的娱乐圈,林晚星的出现像一股清流。她不仅用厨艺征服了观众的味蕾,更用独特的美食哲学打动了人们的心。”记者写道,“当被问及如何应对质疑时,这位年轻的厨师淡然一笑:‘时间会为真诚的作品说话。’”
报道详细记录了她从《烟火小厨》起步的历程,特别提到她拒绝顾言琛邀请的片段:“在诱惑重重的娱乐圈,能够坚守本心、拒绝捷径的艺人实属难得。”
林晚星将手机递还给小雨,继续手中的工作:“写得不错,但媒体的夸奖就像夏日的冰淇淋,尝起来甜美,融化得也快。”
“可是这对你的口碑很有帮助啊!”小雨翻看着评论区,“你看,好多人都说被圈粉了。”
确实,这篇报道像是打开了某个开关。接下来的几天,陆续有更多媒体发表了关于林晚星的正面评价。《美食家》杂志刊登了对她品鉴会的预告,称其为“本季度最值得期待的美食盛宴”;知名美食博主“老饕笔记”在专栏中详细分析了她的烹饪风格,称赞她“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找到了精妙的平衡”。
口碑的发酵悄无声息却又势不可挡。林晚星的社交媒体粉丝数突破了五百万大关,连她早期在《烟火小厨》中教授的简单菜谱视频也被翻出来,获得了新一轮的转发和点赞。
周四下午,林晚星正在为明天的直播准备食材,接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
“林小姐,我是《时尚美食》的主编周敏。”电话那头的女声干练利落,“我们下期想做你的封面故事,不知你是否有兴趣?”
林晚星稍作停顿:“很感谢您的邀请,能具体了解一下企划方向吗?”
周敏显然欣赏她这种谨慎的态度:“我们想以‘新生代厨神’为主题,不仅展示你的厨艺,还会探讨你的成长历程和美食理念。拍摄地点可以定在你的工作室,我们希望呈现最真实的状态。”
约定好具体细节后,林晚星刚挂断电话,门铃就响了。陆时衍站在门外,手中拿着一本最新出版的《娱乐观察》。
“看来不需要我提醒你关注这篇报道了。”他将杂志放在料理台上,翻开到专访那一页。
林晚星瞥了一眼标题——《林晚星:用美食重新定义艺人价值》,微微一笑:“早上小雨已经兴奋地给我看过了。”
陆时衍的目光扫过工作台上正在发酵的面团:“媒体的关注度突然增加,感觉如何?”
“像站在逐渐升温的舞台上。”林晚星小心地将面团放入发酵篮,“灯光越亮,越不能出错。”
他轻轻点头:“很准确的比喻。《时尚美食》刚才联系你了?”
林晚星有些惊讶:“你怎么知道?”
“周敏是我大学同学,打电话前咨询过我的意见。”陆时衍坦然道,“我告诉她,你是目前美食圈最值得关注的潜力股。”
林晚星停下手中的动作,认真地看着他:“谢谢你,陆总。但我不希望是因为你的推荐...”
“她是因为你的实力。”陆时衍打断她,“我只是确认了你的专业态度。在这个圈子里,有才华的人不少,但懂得专注和坚持的不多。”
烤箱定时器的响起打破了片刻的沉默。林晚星取出烤好的面包,金黄色的外壳发出清脆的碎裂声。她切下一片递给陆时衍,内部湿润柔软的气孔结构堪称完美。
“用老面发酵,加入了少量全麦粉。”她解释道,“口感会更丰富有层次。”
陆时衍细细品尝,眼中闪过赞赏:“酸甜平衡得很好,麦香浓郁。”
“这是为品鉴会准备的新品之一。”林晚星又切了几片,淋上少许橄榄油,“搭配意大利黑醋和橄榄油,会是很好的开胃小点。”
工作室里弥漫着面包的香气,两人就品鉴会的细节又讨论了片刻。陆时衍离开后,林晚星继续准备明天的直播内容。她注意到,在陆时衍带来的那本杂志里,夹着一份简洁的备忘录,列出了近期可能联系她的媒体及其背景分析。
她轻轻摇头,既感激他的细心,又提醒自己不能过于依赖这种关照。
周五的直播如期举行。这一次,观众人数突破了开播以来的最高纪录。林晚星从容地处理着手中的食材,将传统醋香贵妃鸡的做法一步步演示给观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成炮灰后我靠美食爆红了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穿成炮灰后我靠美食爆红了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