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长的工作,从不是案头文件堆砌的岁月静好,更多是在时代浪潮的急流险滩中掌舵前行,于突发挑战与复杂困局里风雨兼程。林晓走马上任刚满五个月,尚未完全褪去新职的青涩,便接连遭遇了三场足以牵动全局的“风雨”,每一场都考验着这位年轻部长的智慧、担当与魄力。
第一场风雨,来自全球市场的剧烈震荡。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叠加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瞬间陷入狂潮,能源价格如坐火箭般飙升,铁矿石、锂、钴等关键矿产资源价格更是突破历史高位,像一柄柄重锤,狠狠砸在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的薄弱环节。
“林部长,这是最新的企业调研简报,您快看看!”办公厅主任张明神色凝重地推开部长办公室的门,手里的文件夹被攥得微微发皱,“长三角地区三家大型化工企业已经停了两条生产线,原材料成本三个月内涨了百分之七十,再这样下去,怕是撑不过这个季度。还有珠三角的电子制造业,进口芯片和稀有金属供应吃紧,不少订单都面临违约风险。”
林晓接过简报,指尖划过密密麻麻的数据,眉头越锁越紧。文件里附着的企业反馈信字迹潦草,字里行间满是焦灼:“原材料价格一日三涨,我们的产品定价根本跟不上节奏,客户流失严重,员工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物流成本也跟着飙升,集装箱运费涨了两倍多,就算有原材料,运进来也得亏本”。
她起身走到墙上的全国产业布局图前,手指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工业集中区轻轻敲击,沉声道:“情况比预想的更紧急。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关系到企业生死,更会影响就业稳定和物价总水平。不能等,必须立刻行动!”
当天下午,林晓便主持召开紧急党组会议,同步向中央提交《关于应对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 稳定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的紧急报告》,第一时间启动部内应急响应机制。深夜十一点,部机关大楼依旧灯火通明,能源局、工信部、商务部、交通运输部等相关部委的负责人通过视频连线齐聚“云端会议室”,一场跨部门的协同作战就此打响。
“当前首要任务,就是‘保供稳价’和‘畅通循环’,这两条底线绝不能破!”林晓的声音透过屏幕传到每个会场,清晰而坚定,“我这里有四项具体部署,大家分头落实:第一,立刻协调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三天内投放首批150万吨煤炭、50万吨成品油和20万吨关键矿产储备,精准投向受影响最严重的行业和地区,先把市场恐慌情绪压下去;第二,由产业政策司牵头,联合地方主管部门,24小时内梳理出全国重点受影响企业名单,建立‘一企一策’纾困台账,协调金融管理部门开通信贷绿色通道,提供专项低息贷款和应收账款融资支持;第三,外贸司要组织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组团与澳大利亚、巴西、中东等主要资源出口国进行中长期采购谈判,锁定三年以上的供货协议,稳定市场预期;第四,交通运输部要联合海关总署,全面排查国内物流通道,尤其是港口、铁路枢纽和跨省高速路口,坚决清理各类不合理收费和通行障碍,确保物资‘进得来、存得下、运得出’。”
“林部长,投放国家储备会不会影响咱们的战略储备安全?”能源局副局长李军提出疑问,“而且中长期采购谈判涉及汇率、关税等多个环节,协调起来难度不小。”
“战略储备的意义就在于关键时刻能顶得上!”林晓目光坚定,“我们已经测算过,首批投放量不会影响核心储备安全,后续还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动态调整。至于谈判难度,正因为难,才需要我们牵头统筹,把分散的企业力量集中起来,形成议价优势。外贸司要立刻抽调骨干力量,联合财政部、外交部做好前期准备,我会亲自带队参加关键谈判。”
散会后,林晓的办公室成了应急指挥中枢。张明每隔两小时就会送来一份最新进展报告,手机和办公电话几乎没有停歇的时候。
“林部长,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反馈,首批储备物资已经启运,预计明天中午就能抵达长三角。”
“重点企业名单已经梳理完成,共涉及23个行业、1200多家企业。”
“物流通道排查出3个堵点,交通运输部正在协调地方整改,预计今晚就能打通。”
那些日子,林晓办公室的灯光常常亮到后半夜。她每天清晨七点准时召开晨会,听取各专项工作组进展汇报,解决推进中的堵点难点;中午简单扒几口盒饭,便继续与地方政府和企业视频连线,了解一线实际情况。有一次,某港口因防控措施升级,导致一批进口原材料滞留,企业负责人在视频里急得声音哽咽:“林部长,这批货再卸不下来,我们的生产线就全停了,几百号工人等着吃饭啊!”
林晓立刻拨通海关总署和当地政府的电话,语气恳切而坚决:“特殊时期要特事特办,防控不能搞‘一刀切’。请你们立刻开通‘保供绿色通道’,对重点企业的原材料实行‘即到即检、即检即放’,既要守住防控底线,也要保障企业生产需求。有任何困难,我们一起协调解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在体制内当隐形大佬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我在体制内当隐形大佬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