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主任那句“符合要求”的批复,像一阵微风吹过单位这潭看似平静的湖水,表面波澜不惊,水下却已暗流涌动。
林晓能清晰地感觉到周围环境的微妙变化。去食堂吃饭时,赵雪梅更加热络地拉她同桌,言语间多了几分发自内心的佩服:“行啊小林,真是深藏不露!张主任可是出了名的严苛,能让他直接在纪要上写‘符合要求’,整个中心一年也没几份!”
甚至连一些其他科室不太熟悉的同事,迎面遇上时,也会对她点头微笑,不再是之前那种视若无睹的“透明人”待遇。
李哲在档案室里,也似乎放松了些许,偶尔会主动跟林晓说几句话,虽然声音依旧不大:“那个……上次你要的发展科旧档案,我帮你找到了,放在左边第三个柜子最上面一层,有点沉,小心点拿。”
“太感谢了,李老师。”林晓真诚地道谢。她知道,这点滴的改变,源于她展现出的专业价值。在这个注重实际能力的地方,实力,才是赢得尊重最硬的通货。
然而,林晓并没有丝毫得意。她深知,王美琳绝不会就此善罢甘休。一次会议记录的出色完成,充其量只是证明了她不是一个可以随意拿捏的软柿子,远未到可以高枕无忧的地步。她像一只警觉的幼兽,在品尝到第一口甘泉后,更加谨慎地观察着四周的风吹草动。
风暴来临前的平静,在周四下午的科室周例会上被彻底打破。
信息档案科的周科长是一位年近五十、即将退居二线的老同志,平日里大多时候是个和事佬,科室里的大小事务也基本由王美琳一手张罗。例会照例由王美琳主持,她拿着笔记本,声音抑扬顿挫地总结着上一周的工作,安排着下一周的任务,那派头俨然就是科室的实际负责人。
“……最后,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要宣布。”王美琳话锋一转,脸上立刻挂上了那种林晓已经十分熟悉的、混合着热情与算计的笑容,“中心领导一直非常重视基础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咱们科室保管着单位几十年来的宝贵资料,这些可都是沉睡的财富啊!所以,经过领导们的研究和我的积极争取,决定将‘历史数据数字化及共享平台搭建’这个重点项目,正式启动,并交由咱们科来负责!”
她的话语带着一种宣布重大利好的激昂,目光却像探照灯一样,有意无意地扫过林晓,充满了审视。
李哲的头埋得更低了,几乎要钻进桌子底下,仿佛这样就能躲避即将到来的“审判”。周科长则端着他的搪瓷茶杯,慢条斯理地喝着水,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眼神里透着一丝事不关己的漠然。
林晓心中“咯噔”一下,瞬间警铃大作。历史数据数字化?听起来确实高大上,充满了“技术感”和“前瞻性”,但她凭借着对机关工作的敏锐嗅觉,瞬间就嗅到了其中隐藏的巨大风险。这项工作耗时漫长、枯燥无比,不仅要与所有业务科室反复协调沟通,数据标准更是难以统一,而且短期内根本无法看到任何显性政绩,是一个典型的“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易出错”的“坑爹”项目。做得好,是你分内之事,没人会记得;做不好,就是能力不足、浪费资源,所有的责任都会压在负责人头上。
“这是领导对我们科的信任,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王美琳继续着她的“表演”,语气变得语重心长,仿佛真的在为科室的未来忧心忡忡,“考虑到这项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必须由一位能力突出、认真细致、有责任心的同志来牵头负责。我这边日常事务太杂,要应对各种协调工作,恐怕难以集中精力投入到项目中。周科长年纪也大了,身体最重要,不好让他过度操劳。”
她铺垫得滴水不漏,终于图穷匕见,目光精准地锁定了林晓,笑容“真诚”而“灿烂”:“我觉得,林晓同志非常合适!名校高材生,学习能力强,工作又踏实肯干,上次的会议纪要连张主任都亲口夸奖了。这充分证明了小林完全有能力处理复杂信息和重要任务。由你来牵头这个项目,是我们科室的最佳人选!这可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能让你快速成长,小林,你可不要辜负领导和科里同志们的期望啊!”
一番话,说得冠冕堂皇,把林晓捧得高高的,用领导的信任和集体的期望做绳索,让她根本无法动弹,无法拒绝。
会议室内一片死寂,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周科长依旧低头喝着茶,仿佛这场讨论与他无关。李哲偷偷地抬了抬眼,看了林晓一眼,眼神里充满了同情和无奈。
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林晓身上,像聚光灯一样,等待着她的最终反应。是惊慌失措地拒绝,暴露自己的胆怯和无能?还是硬着头皮接下这个明显是“火坑”的任务,从此陷入无尽的麻烦和指责?
林晓放在膝盖上的手微微蜷缩了一下,指甲轻轻抵着掌心,那一丝微痛让她的大脑保持着绝对的清醒和冷静。她不能拒绝。在事业单位,公开拒绝“上级”安排的“重要工作”,是职场大忌,会立刻被贴上“不服管教”、“挑肥拣瘦”、“没有集体荣誉感”的标签,之前好不容易积累的那一点点好印象,将瞬间荡然无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在体制内当隐形大佬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我在体制内当隐形大佬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