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最后一丝余晖被废墟尽头的乌云吞噬时,B 区 - 12 号分拣厂的工人才陆续散去。林科故意磨到最后,看着其他工人拖着疲惫的脚步走向贫民窟方向,李哥坐在称重台旁清点 “数据地租” 的黑色袋子,嘴角挂着满足的笑,手腕上的定制手环闪烁着刺眼的蓝光 —— 那是 VIP 用户专属的 “算力溢出” 提示,与工人们手环上的红色低电量警告形成鲜明对比。
“小子,今天收成不错啊,” 李哥瞥见林科筐里剩下的半块开源主板(下午修复的第二块,故意留了一半没交,谎称 “没修好”),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比上午轻了些,却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明天继续,记得‘我们的约定’。”
“知道了,李哥。” 林科低着头,把主板藏进制服内侧的口袋 —— 那里缝了个小兜,是他中午趁着休息偷偷拆了废弃工装改的,专门用来藏 “私货”。他提着空筐,假装朝着贫民窟方向走,直到走出李哥的视线范围,才猛地拐进旁边一条堆满废弃电缆的小巷。
夜色像墨汁一样迅速蔓延,废墟里的风比白天更冷,卷起地上的金属碎片,在服务器外壳上划出 “滋滋” 的刺耳声响。林科从口袋里掏出那个破旧的手机,按亮屏幕 —— 屏幕裂了三道缝,电量只剩下 17%,但还能勉强用手电筒功能。他打开手电筒,光柱在废墟中摇晃,照亮了前方堆积如山的服务器残骸,像一片沉默的钢铁森林。
他要趁着夜色,再找几块开源主板。
白天的经历让他明白,靠分拣普通碎片根本无法维持生计 —— 就算不被李哥剥削,每公斤 0.01 算力币的收入,一天工作 8 小时也只能赚 0.5 算力币左右,仅够维持 12 小时的记忆消耗。而修复一块开源主板,元脑的回收价至少是普通碎片的 10 倍,就算给李哥分一半,剩下的也比分拣一天赚得多。更重要的是,他隐约觉得,这些 2080 年的开源设备里,藏着对抗元脑的关键 —— 毕竟元脑垄断了所有算力技术,却唯独对这些老旧的开源设备严防死守,甚至让李哥把它们藏进废料堆。
林科绕到分拣厂的背面,这里是 “废料堆积区”,比前面的分拣区更混乱,堆积的服务器大多是被判定为 “完全无价值” 的报废品,有的已经被腐蚀得只剩骨架,有的则浸泡在墨绿色的 “算力废液” 里(元脑处理废弃设备时排出的污染物,接触皮肤会导致 “数据模糊” 加剧)。他小心翼翼地避开废液坑,用手机手电筒照着每一个服务器外壳,寻找那个熟悉的蓝色开源标志。
走了大概 20 分钟,指尖突然触到一个冰凉的金属外壳 —— 不是常见的银色,而是深灰色,上面的锈迹比其他服务器少很多。他用袖子擦去外壳上的灰尘,一个褪色的蓝色标签赫然出现:“2080 年开源主板项目 —— 型号:OS-B740”,比下午修复的 B730 型号更新,看起来损坏程度也更轻。
“运气不错。” 林科心里一喜,从口袋里掏出白天藏起来的螺丝刀(也是从废料堆里捡的,柄上缠着胶布),开始拆解服务器外壳。外壳没有变形,拆解比下午顺利,很快就露出了里面的主板 —— 淡绿色的电路板上,芯片组排列整齐,只有少量电容出现了鼓包,看起来只需要更换电容,再加载驱动程序就能修复。
他坐在一块平整的服务器外壳上,闭上眼睛,准备启动 “离线编译”。白天修复时消耗的算力还没完全恢复,手腕上的手环显示 “剩余算力:5 小时 37 分”,比傍晚时又少了 40 分钟 —— 夜间的基础算力消耗比白天高,大概是因为身体需要更多能量维持体温,而这些能量的来源,就是算力。
“再撑一会儿。” 林科深吸一口气,集中精神回忆 Linux 内核的 “驱动加载” 代码。脑海里的代码片段逐渐清晰,从insmod命令到udev设备管理,一行行像流水一样划过。他试着将代码 “注入” 主板,想象着自己的意识与主板的电路相连,逐一检测每个元件的状态 ——CPU 正常,内存条无损坏,只有电源管理模块的三个电容需要更换。
就在他准备寻找替换电容时,主板突然发出一阵 “嘀嘀” 的警报声。
林科猛地睁开眼睛,只见主板上的指示灯疯狂闪烁,原本稳定的绿色灯光突然变成了杂乱的红色,屏幕(主板自带的小型显示屏)上开始滚动出现乱码 —— 不是常见的字母乱码,而是类似二进制的 “01” 组合,夹杂着一些奇怪的符号,像是某种加密信息,又像是系统被入侵后的错乱反馈。
“怎么回事?” 林科皱起眉,伸手去摸主板,指尖刚碰到芯片组,就感觉到一阵轻微的电流 —— 不是正常的供电电流,而是带着干扰性质的脉冲,像是有外部信号在试图入侵主板。他想起白天李哥说的 “元脑的维修员都修不好开源主板”,突然意识到,这些主板可能不止是老旧,而是被元脑植入了某种东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没有算力币拿什么记忆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没有算力币拿什么记忆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