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敬一步踏入那棍影交织的打狗大阵中,却并未立刻出手反击。
他身形如鬼魅,将《九阴真经》中的绝世轻功身法螺旋九影施展到极致,如同一片在狂风骤雨中飘摇的落叶,又似一道在密林缝隙间穿梭的流光。
围攻他的丐帮弟子们挥出无数裹挟着劲风的棍棒,带着“呼呼”破空之声,从四面八方袭来,时而如灵蛇出洞,直点要害,时而如泰山压顶,力劈华山。
然而,这些凌厉的攻击,总是以毫厘之差,擦着赵志敬的衣角掠过,或是被他间不容发地旋身避开,竟无一根能沾其身。
赵志敬并非不能破阵,而是在刻意观察。
他一双锐目如电,冷静地扫视着每一个丐帮弟子的站位、移动、出棍的时机与角度,以及彼此之间气机的联动。
这打狗阵法,果然名不虚传。
赵志敬心中暗忖,丐帮长老黎生和他这五十多人,不过是依葫芦画瓢,组成了一个小型打狗阵法,运转之间已有如此威力。
若是数百人、数千人组成的真正大阵,气机勾连,棍影如山如海,恐怕即便是五绝级别的高手陷入其中,也要费一番手脚,甚至可能饮恨。
此阵……确有可取之处。
赵志敬存了学习观摩之心,便只守不攻,在阵中穿梭往复,将身法催动到极限,引得棍棒愈发密集,却也让他将这套阵法的运行规律、变化节点看了个清清楚楚。
场边围观的宾客,大多是程家生意场上的伙伴,不是宝应城里开着绸缎庄、粮行的富绅,便是做漕运、盐铁生意的巨贾,平日里见惯了算盘珠子的碰撞、酒桌上的虚与委蛇,何曾见过这等棍棒呼啸、生死悬于一线的武林阵仗?
他们挤在廊下、阶前,有的攥着手中的折扇,有的下意识拢了拢锦袍的衣襟,目光死死钉在厅中那片密不透风的棍影上。
只见赵志敬那袭月白长袍在无数青灰色棍棒间闪转腾挪,时而险险避开当头劈下的铁棍,时而足尖点地、身形拔起,避开扫向脚踝的棍风,瞧着竟像是困在网中的鸟儿,随时都可能被乱棍砸中。
议论声顿时像开了闸的洪水,此起彼伏,却又都下意识压着声音,带着几分看热闹的紧张:
“哎哟!程老板,您瞧瞧这阵仗!丐帮的‘打狗阵’果然名不虚传啊!
这棍子密得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那姓赵的小子,除了躲还能做什么?”
说话的是城西“裕丰粮行”的王掌柜,脸上堆着惯有的精明笑容,手里的算盘珠子被他无意识地拨得“噼啪”响,“我去年去金陵进货,就听那边的同行说,丐帮的阵法最是厉害,别说人了,就是山里头的野猪,进了阵也得被敲断腿!
今日一见,果然不假!”
“王掌柜说得在理!”旁边开绸缎庄的李员外赶紧接话,他穿着一身宝蓝色的杭绸长衫,手指着厅中,语气里满是笃定,“你看他,从头到尾就没出过一招,全是在躲!
这就是‘双拳难敌四手’啊!
赵志敬就算武功再高,难不成还能长出三头六臂?
五十多根棍子围着打,他能撑到现在,已经算有点本事了——但也撑不了多久!”
做漕运生意的张东家,常年走南闯北,见过些江湖人,此刻也捋着山羊胡点头,语气带着几分“内行”的笃定:“你们没瞧黎生长老站的位置?
那是阵眼!
你看他手里那根铁杖,杵在地上就没动过,却把五十多个弟子调度得滴水不漏,这就是老江湖的手段!
黎长老当年在长江边单杖打退过劫道的水匪,那可是响当当的英雄!
今日有他坐镇,这全真叛徒,指定是在劫难逃了!”
“可不是嘛!”另一个开当铺的孙老板,眼神里带着几分幸灾乐祸,又刻意转向程父,脸上堆起谄媚的笑,“程老爷,您就放宽心!
黎生长老亲自出手,还带了这么多丐帮精锐,这赵志敬就算是插上翅膀,也飞不出这程家大院!
等他被擒了,您再让程小姐跟他彻底撇清关系——您程家跟丐帮、全真教的交情还在,日后生意该怎么做还怎么做,今日这点风波,不算什么!”
“孙老板这话在理!”旁边一个做茶叶生意的周掌柜附和道,“咱们做生意的,最讲究‘攀高枝、避祸事’。
这赵志敬是全真叛徒,本就是祸根,今日被丐帮除了,对您程家来说,那是天大的好事!
往后有丐帮这棵大树靠着,您程家在宝应的生意,谁还敢动?”
还有几个家底稍薄、依附程家做些小生意的商户,也跟着凑趣:“黎长老威武!
这才是正道人士该有的样子,替天行道,除暴安良!”
“那姓赵的也太不知天高地厚了,敢跟丐帮作对,这不是自寻死路嘛!”
“程老爷,待会儿黎长老擒了人,您可得好好设宴款待,咱们也沾沾光,见识见识江湖英雄的风采!”
这些奉承、笃定,甚至带着几分落井下石的议论,像细密的针,一阵一阵传入程父程母耳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赵志敬,开局学会九阴和九阳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重生赵志敬,开局学会九阴和九阳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