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宁定心神。
右掌紧紧相抵。
掌心相触处先是泛起一丝微麻的痒意。
随即有温热气流如细泉般涌腾。
这是《九阴真经》疗伤篇运转的起始征兆。
需以双掌为桥。
让两人内息达成“同频共振”。
方能启动后续的阴阳调和之法。
经过五日磨合。
他们已无需刻意引导。
赵志敬丹田中升起的纯阳真气与梅若华体内流转的阴柔内息。
几乎在相触瞬间便找到了契合的韵律。
赵志敬的内力本是全真派一脉的纯阳路子。
往日运行时如烈火烹油。
刚劲却带着几分燥热。
稍不留神便会灼伤自身经脉。
此刻他依《九阴真经》疗伤篇诀要。
将真气引入掌心时。
刻意放缓了流转速度。
那股原本炽烈的气流竟如被温水浸润。
化作温润的暖流。
顺着相抵的掌纹渗入梅若华体内。
这一变化让他心头微惊。
往日他总觉九阴内力阴寒诡谲。
今日才知真经总纲所言“阴阳互济”绝非虚言。
纯阳真气需得阴柔之力牵引。
方能褪去燥气。
臻于精纯。
梅若华体内的九阴真气则如寒潭流水。
初时与纯阳真气相触。
还带着几分本能的凝滞。
随即便循着疗伤篇“阳生阴长,阴助阳化”的法门。
主动缠绕上那股暖流。
两股真气在她掌心交汇。
先是沿任脉缓缓下行。
沉入气海穴。
此处为《九阴真经》内功根基所在。
疗伤篇特别注明需在此处完成首次阴阳交融。
如易经六十四卦中阳爻与阴爻的初遇。
相生而不相克。
赵志敬能清晰察觉到。
自己的纯阳真气正顺着梅若华的经脉脉络。
将她体内淤积的阴寒浊气轻轻托起。
而她的阴柔内息则反过来包裹住自己的真气。
滤去其中残存的燥热。
二者在气海穴中盘旋三匝。
竟化作一股绵密温润的中性气流。
再沿督脉上行。
贯通百会穴。
这股交融后的真气已难分阴阳。
却兼具刚柔之性。
它循着十二正经缓缓流转。
每过一处穴道。
便如春雨润田般渗透滋养。
行至心经时。
梅若华体内那点盘踞不去的顽固掌力突然躁动起来。
那是之前被强敌所伤的邪异内力。
阴毒且凝滞。
往日梅若华以九阴内力驱之。
反因“九阴极盛”而让邪力愈发顽固。
此刻阴阳交融的真气涌至。
先是以阴柔之力如蛛网般缠绕住邪力。
不让其四散逃窜。
再以纯阳之力如文火慢熬。
将邪力一点点消融拆解。
赵志敬分明感觉到掌心传来细微的震颤。
那是邪力抵抗的余波。
却在阴阳真气的循环碾压下。
渐渐弱如蚊蚋。
随着疗伤深入。
两人的内息流转已臻化境。
赵志敬丹田中的真气愈发充盈。
往日运行时总有的“断层感”彻底消失。
他的纯阳真气每送出一分。
梅若华的阴柔内息便会回流一分。
这回流的气流中带着九阴内力特有的绵密韧性。
注入他的奇经八脉后。
竟将他原本有些刚硬的经脉脉络打磨得愈发宽畅。
他忽然顿悟。
真经疗伤篇不止是救人。
更是自救。
梅若华借他纯阳之力驱散阴邪。
他则借她阴柔之力调和自身燥气。
恰如《九阴真经》上卷“天灵章”所言。
“元气相生,方得长生”。
原来内力修行的至高境界。
从不是孤阳独盛或孤阴偏枯。
而是阴阳相济的平衡。
梅若华的感受更为真切。
那股阴阳交融的真气行至心脉深处时。
原本如针刺般的痛感渐渐消散。
取而代之的是温润的暖意。
她空着的左手原本微微蜷缩。
此刻竟不自觉地舒展开来。
指尖轻轻搭在膝头。
她能清晰感知到赵志敬的内力始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力度。
既不过刚以免震伤心脉。
也不过柔以免驱邪无力。
这份精准的掌控。
显然是他五日来钻研疗伤篇的收获。
而她自己的内力在与纯阳真气的交融中。
也褪去了往日的阴寒晦涩。
变得灵动而富有生机。
流转间竟带着几分春日融冰的轻柔。
掌心相触处的温度渐渐趋于一致。
赵志敬忽然察觉到。
自己的真气与梅若华的内息已无需“刻意交换”。
而是在两人体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
真气从他丹田流出。
经梅若华的任督二脉。
滤去阴邪后带着阴柔之性回流。
再入他丹田与纯阳真气交融。
而后再次送出。
这循环如天地间的阴阳流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赵志敬,开局学会九阴和九阳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重生赵志敬,开局学会九阴和九阳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