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尚未完全散去,坐落于群山褶皱间的幽谷里,瀑布如一条挣脱束缚的银龙,从数十丈高的断崖上奔涌而下。
砸进下方深潭时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水花四溅间,细密的水汽如轻纱般弥漫在空气里。
水汽沾在崖壁的苔藓上、谷底的蕨类叶片上,凝成一颗颗晶莹的露珠,风一吹便簌簌滚落。
赵志敬盘膝坐在一块被常年水汽浸润得光滑如玉的青石上,身前摆着两柄截然不同的长剑。
他双目微阖,周身萦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白气——那是运转《先天功》时外泄的先天真气。
此刻他刚将功法运转完九个周天,体内的先天之气如奔涌的江河般在经脉中流转。
起初还带着几分生涩,到后来愈发精纯磅礴,最后在丹田处汇聚成一团温暖的气旋,渐趋圆满。
收功的瞬间,他周身的白气缓缓消散,毛孔微微收缩,将最后一丝真气纳入体内。
他缓缓睁开双眼,眸中先是闪过一抹锐利的精光,随即迅速内敛,只余一片沉静。
目光落在身旁的两柄剑上时,指尖无意识地在青石上摩挲了两下。
左侧的青钢利剑剑鞘裹着一层暗纹鲨鱼皮,剑柄缠着深棕色的鹿皮,握感温润。
右侧的玄铁重剑则通体黝黑,无鞘无饰,只在剑柄处简单缠了粗麻绳,剑身厚重得透着压迫感。
内力是武学的根本,可若空有深厚内力,手中握着利器却剑法不精,到头来也只是空有其力的莽夫。
赵志敬浸淫武道数十年,这点道理比谁都清楚。
故而他每日寅时便起身练气,待日上三竿,先天功运转完毕,便会将余下的时间尽数投入剑法修习,从未懈怠。
他缓缓起身,青石上留下一圈淡淡的印痕——那是久坐后真气与水汽交织的痕迹。
先是走到青钢利剑旁,右手握住剑柄,指腹能清晰感受到鹿皮的纹理。
轻轻一拔,“锵”的一声清越龙吟响彻幽谷,剑身在晨光下泛着冷冽的寒光。
周围的水汽、绿树、飞瀑都映在光洁的剑面上,随即便归于一片纯粹的银白。
剑身轻灵,握在手中几乎感受不到重量,赵志敬手腕轻轻一抖,剑尖便划出一道迅捷的弧光。
弧光带起一阵细微的风声,他所掌握的剑法本就繁杂,早年在全真教打下的底子自不必说。
后来又得李莫愁、黄蓉等人传授绝学,虽《九阴真经》中并无成套的精妙剑术。
但其蕴含的武学原理却如春雨润田般滋养着他所学的所有剑法,让他对每一招每一式的理解都更进一层。
此刻剑光乍起,他施展的正是浸淫了十多年的全真剑法。
左脚向前踏出半步,靴子踩在湿滑的石子上却稳如磐石,右臂伸直,长剑斜斜劈出。
剑招刚猛中正,带着一股玄门正宗的威严。
尽管早先曾在王处一面前发下誓言,此生不再使用全真武功,可赵志敬本就不是拘泥于誓言的迂腐之人。
那誓言不过是当年他处境艰难时,为求自保而做的权宜之计。
若寻常麻烦能不用全真武功解决,他自然乐得清闲。
可此刻青锋在手,若真逢生死之战,又怎能为了一个可笑的承诺自缚手脚?
放着这早已刻入骨髓、练成本能的武功不用,岂不可惜?
他身形转动,剑招愈发舒展:“白云出岫”时剑尖如浮云般飘忽,却暗藏杀机。
“定阳针”时剑身骤然停在半空,稳如泰山;“风扫梅花”时剑随身走,剑光如旋风般笼罩周身。
攻守兼备间,衣袂在动作中翻飞,带起的气流吹散了身前的水汽。
额角渗出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却丝毫没影响他的专注。
十多年的苦功,早已让这路剑法的精髓融入他的血脉,哪怕闭着眼睛,也能准确无误地使出每一招。
一套全真剑法使毕,他足尖在地面轻轻一点,身形陡然飘然后退,剑势也随之骤变。
方才还堂堂正正的剑招,瞬间变得清雅灵动,身姿如蝶般飘逸。
脚尖点过潭边的碎石,竟连一点水渍都没沾。
剑招时而迅疾如电,剑尖划过空气时发出“咻咻”的轻响,仿佛能撕裂风幕。
时而又放缓节奏,姿态美妙如舞蹈,比如使出“玉女穿梭”时,身形旋转。
长剑在身前划出一道圆润的弧线,竟将飞溅而来的水珠尽数挡开。
水珠落在剑面上,又顺着剑刃缓缓滑落,滴进潭中泛起细小的涟漪。
这正是古墓派的玉女剑法,是李莫愁之前倾囊相授的绝学,其精妙程度丝毫不逊于全真剑法。
赵志敬一边挥剑,一边细细体悟着剑招中的妙旨。
每一次提剑、每一次刺出,都带着一股阴柔绵长的力道,与全真剑法的阳刚形成鲜明对比。
他更清楚这路剑法的来历:创始人林朝英一生情系王重阳,创剑时便设想与爱人双剑合璧。
共御天下强敌,这玉女剑法与全真剑法一阴一阳,一巧一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赵志敬,开局学会九阴和九阳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重生赵志敬,开局学会九阴和九阳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