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城外幽深的山谷仿佛自成一方小天地,隔绝了外界的纷扰与即将到来的风暴。
山谷内,赵志敬、黄蓉、李莫愁三人的生活,如同在世外桃源,其乐融融。
谷中食材有限,翻来覆去无非是山间打来的野味、溪里捞的鲜鱼,还有每日必捕的菩斯曲蛇。
可在黄蓉手里,这些寻常食材总能被赋予新的生机——她为了让赵志敬吃得舒心,每天天不亮就提着竹篮往溪边去,专挑最肥美的活鱼;
采野菌时会蹲在草丛里仔细分辨,只捡那些肉质肥厚、香气浓郁的,生怕误食了毒菌;
连处理菩斯曲蛇都格外用心,指尖捏着银刀,顺着蛇腹轻轻划开,动作又快又稳,既能完整取出蛇胆留作赵志敬练功之用,又能保证蛇肉不沾半点腥味。
蛇羹是每日主食,她却从不让赵志敬尝出重复的滋味。
做清炖蛇羹时,她会提前用姜片、料酒给蛇肉焯水去腥,再慢火炖上两个时辰,直到汤色熬得像羊脂玉般乳白,起锅前还会撒上一小撮自己晒的葱花,鲜醇的香气飘满整个山谷;
做红烧蛇段时,她会用冰糖炒出琥珀色的糖色,再加入秘制的酱料,翻炒时手腕轻扬,酱汁均匀裹在蛇段上,出锅时油光锃亮,连盘边都擦得干干净净;
椒盐蛇段要先将蛇肉切得大小均匀,裹上薄薄一层淀粉,炸到外皮金黄酥脆,再撒上椒盐和芝麻,每一块都刚好够一口吃下;
若是和野菌山笋同煨,她会先把山笋焯水去涩,野菌泡发后挤干水分,和蛇肉一起放进砂锅里,小火慢煨到食材互相入味,连汤汁都透着山林的清香。
有一回赵志敬随口提了句“要是能吃口丸子就好了”,隔天黄蓉就琢磨着做蛇肉丸子。
她把蛇肉剔得干干净净,连一丝筋膜都不放过,然后用刀背反复捶打,直到蛇肉变成细腻的肉茸,再加入少许葱姜水和淀粉,顺时针搅拌上劲,挤成一个个大小均匀的丸子,或煮在汤里,或炸得金黄。
看着赵志敬吃得眉眼弯弯,她自己倒没动几筷子,只坐在一旁,眼神温柔地盯着他,时不时递过手帕,轻声问:“烫不烫?要不要再添碗汤?”
李莫愁则把浆洗的活计做得极尽细致,仿佛要把对赵志敬的心思都揉进衣物里。
每天清晨,她都会提着装满衣物的木盆到溪边,先将捣碎的松子用热水泡开,待水变成淡淡的乳黄色,才将赵志敬的道袍、劲装放进去浸泡。
她搓洗衣物时从不用蛮力,指尖顺着布料的纹理轻轻揉搓,尤其是衣领、袖口这些容易脏的地方,会用指腹一点点抠洗,直到看不见半点污渍。
晾晒衣物时,她会特意选在阳光充足、又有松柏遮挡的地方,让衣物既能晒到太阳,又不会被暴晒损伤布料。
她会把道袍的领口理得平平整整,袖口拉展,劲装的腰带也会顺直了挂在竹竿上,像对待珍宝般仔细。
收衣服时,她会先将衣物捧在鼻尖轻嗅,确认沾染了松柏的清香,才叠得方方正正,放进赵志敬的衣箱里。
有一次赵志敬练功时不小心把劲装划破了个小口,李莫愁发现后,连夜找出自己随身携带的针线包,选了和劲装颜色最相近的丝线,坐在油灯下缝补。
她的手指原本更习惯握剑,拿针线时却格外稳,针脚细密均匀,几乎看不出修补的痕迹。
第二天赵志敬穿上劲装时,完全没发现异样,直到李莫愁轻声提醒“昨天划破的地方补好了,小心些别再勾到”,他才低头看见那几乎与布料融为一体的针脚,心中一阵暖意。
从那以后,赵志敬的衣物上永远带着淡淡的松木清香,道袍穿在身上挺括舒适,劲装也总是合身利落——
那是黄蓉和李莫愁用各自的方式,把对他的爱,藏在了一饭一食、一针一线里。
因为身边有黄蓉、李莫愁两位贴心红颜相伴,赵志敬再无需为柴米浆洗的俗务费心——晨起时,黄蓉已将温热的蛇羹端到石桌前;
换下的衣物,李莫愁总会及时收走洗净,傍晚便带着松木清香叠好放回。
没有了琐事牵绊,他得以将全部心神都扑在修炼上,每日雷打不动吞服六颗菩斯曲蛇蛇胆,早、中、晚各两颗,从不间断。
蛇胆入口是极致的苦涩,舌尖刚触到那股腥苦,赵志敬便会立刻盘膝坐下,双目紧闭,指尖掐诀,全力运转神功化解蛇胆里磅礴的燥热能量。
可即便一心修炼,身旁两位佳人的身影仍时时牵动他的心绪:黄蓉为他盛羹时,垂眸轻笑的模样,颊边梨涡浅浅,眼尾带着柔意;
李莫愁替他整理练功时散乱的衣襟,指尖偶尔擦过他的手腕,清冷的眉眼间会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
每当这时,他便忍不住心猿意马,心痒难耐,体内本就因蛇胆而起的燥热更添几分,非得调动九阴真经里清凉醇厚的内力,在经脉中缓缓流转一圈,才能勉强压下那股躁动。
这“甜蜜的煎熬”反而成了他修炼的动力——他既想早日突破先天功的禁忌壁垒,也想不辜负两位女子的情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赵志敬,开局学会九阴和九阳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重生赵志敬,开局学会九阴和九阳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