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少室山,林木葱郁,古意盎然。
通往少林寺的山道清幽,少了寻常寺庙的香客如织,多了几分肃穆与隔绝。
巨大的山门紧闭,只留一侧小门供人出入,门楣上“少林寺”三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却也透着拒人千里的冷清。
一块醒目的木牌立于门前,上书:“本寺封山清修,谢绝外客,非请勿入。”
赵志敬与黄蓉牵着马来到门前。
黄蓉好奇地打量着这传说中的武林圣地,小声嘀咕:“看着是挺气派,就是太冷清了点。”
赵志敬上前,轻叩门环。
不多时,侧门“吱呀”一声打开一条缝,探出一个年轻僧人的脑袋。
这僧人约莫二十出头,面容普通,眼神有些闪烁,穿着一身半新不旧的灰色僧袍。
他上下打量着衣着光鲜(虽为赶路,赵志敬也确保两人衣着得体)的赵志敬和黄蓉,尤其多看了黄蓉几眼,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艳,随即双手合十,语气带着程式化的疏离:“阿弥陀佛。
施主,本寺正值封山清修,恕不接待外客,还请回吧。”
赵志敬早已料到,脸上堆起诚恳而谦卑的笑容,微微躬身道:“小师父有礼了。
在下与舍妹久慕少林禅宗祖庭威名,不远千里而来,只为在佛前上一炷香,瞻仰宝刹庄严,绝不敢打扰诸位大师清修。
还请小师父行个方便。”
他刻意将黄蓉称作“舍妹”,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这年轻僧人名叫慧能,他闻言,眉头微皱,似乎有些为难,但并未立刻拒绝。
慧能的目光再次扫过赵志敬腰间的佩剑和黄蓉身上精致的配饰,眼中闪过一丝精明的算计。
“这个……寺规森严……”
慧能故作迟疑。
赵志敬心领神会,立刻从袖中摸出一锭足有十两的雪花银,不着痕迹地塞入慧能手中,脸上笑容不变,低声道:
“一点香火钱,不成敬意,劳烦小师父通融一二,只求佛祖面前尽点心意。”
银子入手沉甸甸的,慧能脸上的为难之色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心照不宣的了然。
他迅速将银子纳入僧袖,干咳一声,侧身让开通道,语气也热络了几分:“阿弥陀佛,施主诚心礼佛,贫僧岂敢阻拦佛缘?
只是寺内清规,还望施主谨言慎行,勿要喧哗,勿入后山禁地。”
“自然,自然!
多谢小师父!”
赵志敬连声答应,牵着黄蓉的手,随着慧能走进了这封山状态的千年古刹。
进入寺内,果然清幽异常。
宽阔的青石广场空无一人,只有几只麻雀在啄食。
远处的大雄宝殿庄严肃穆,隐约传来低沉的诵经声。
古柏参天,禅意深深,确有一番隔绝尘嚣的气象。
慧能引着二人先到大雄宝殿上香。
殿内佛像金身肃穆,香烟缭绕,气氛庄重。
赵志敬拉着黄蓉恭敬上香礼拜,黄蓉也有样学样,只是大眼睛好奇地四处打量。
上香完毕,慧能指着殿角一个巨大的、雕工精美的紫檀木箱子,箱子上刻着“功德无量”四个大字。
他双手合十,一脸虔诚:“阿弥陀佛。
施主诚心礼佛,佛祖必佑平安。
此乃功德箱,施主可随心布施,以积福报。
布施越多,佛缘越深,消灾解难,福泽绵长。”
他的目光带着殷切的期待,紧紧盯着赵志敬。
赵志敬心中冷笑,面上却无比恭敬:“小师父说的是,礼佛贵在心诚,也需有物供养。”
他毫不犹豫,从怀中掏出一块五十两的银块,当着慧能的面,郑重其事地投入了功德箱中。
银块落入箱底,发出沉闷的响声。
慧能的眼睛明显亮了一下,脸上的笑容更加真诚热切:“施主大功德!
佛祖定会保佑施主福寿安康!”
他立刻殷勤地引着二人参观各处殿堂,讲解也生动了许多,只是三句话不离“功德”、“福报”,暗示性极强。
慧能不知道的是,赵志敬并不在乎钱财。
毕竟这些钱财都是赵志敬“取”自那些为富不仁的大户人家的,得来非常容易,用完了赵志敬再随便挑选一下欺压老百姓的大户人家去取就行了。
到了用斋饭时,被引到一处僻静的偏厅。
斋饭简单清淡:一碗糙米饭,一碟咸菜,一碗青菜豆腐汤。
黄蓉撇了撇嘴,显然不太满意。
慧能察言观色,立刻道:“阿弥陀佛,粗茶淡饭,怠慢施主了。
若施主想品尝本寺秘制的‘罗汉斋’、‘佛跳墙’(素斋),需额外供奉些许‘香积厨’的供养,以彰诚心,也是为佛祖添香油,保佑施主心想事成。”
赵志敬心中了然,这“香积厨供养”不过是变相收费。
他二话不说,又掏出一张三十两的银票递过去。
慧能笑容满面地接过:“施主果然心诚!
稍等片刻,美味斋饭马上就来!”
果然,不久后,几盘色香味俱全的精致素斋被端了上来:素火腿、素鱼、鲜蘑烩时蔬,还有一小盅香气扑鼻的菌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赵志敬,开局学会九阴和九阳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重生赵志敬,开局学会九阴和九阳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