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办公室的地板上切割出明暗相间的条纹。
张道一端坐在工位上,眼前的电脑屏幕上打开着一份看似平平无奇的城市公共安全调研问卷文档,但他手边放着的,却是一张制作精良、带着淡淡油墨香的入职通知书。
异常现象调查与民俗文化研究中心—— 一个听起来人畜无害,甚至有些边缘化的单位名称。
这里,就是官方的触角。
规则游戏降临已过去一周。那一晚的《深夜出租车》经历,如同一个无法磨灭的烙印,刻在他的灵魂深处。
回归正常世界后,他第一时间检查了自身。能力【小偷】身份及其次数,在回归现实后果然变得灰暗,显示为“非游戏场景,不可使用”。
但身体素质、反应神经,以及在游戏中锻炼出的那种对危险的敏锐直觉,却清晰地能感受到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更重要的是,他口袋里那柄染血的车钥匙,冰冷而真实。
起初,他以为那是一场孤立的恐怖事件。
但很快,异常便如同水面下的暗流,开始悄然涌动。
网络,是第一个失守的阵地。
【爆!昨夜多名网约车司机报警,称乘客在行驶途中突然尖叫、挣扎,随后陷入昏迷,醒来后精神恍惚,描述遭遇鬼打墙及诡异司机!】
【惊!都市怪谈成真?多地流传“末班地铁”、“红色出租车”、“无尽楼梯”等传说,近期疑似有多起亲身经历者出现!】
【热帖:兄弟们,我好像……撞诡异了!昨晚加班回家,楼道里的灯一层一层地灭,我跑到家门口,钥匙怎么都插不进去……回头一看,一个黑影就站在下一层的阴影里看着我!直到我砸门把我爸吵醒,那黑影才消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类似的帖子,开始在各大社交平台、论坛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一开始,大多数人嗤之以鼻,认为是集体癔症、精神压力过大,或者干脆就是博眼球的炒作。
“又是营销号在制造焦虑。”
“建议楼主去看看心理医生。”
“编,继续编,照片呢?视频呢?”
嘲讽和质疑是主流。官方媒体的口径也一度是“提醒广大市民注意出行安全,警惕新型诈骗手段,遇到异常情况及时报警”,试图将事件定性在可控范围内。
但很快,情况开始失控。
随着亲身经历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其中不乏一些平时信誉良好、逻辑清晰的普通人,他们描述的细节高度相似——无法理解的规则、诡异的场景、以及……死亡威胁。
更关键的是,开始出现无法掩盖的失踪人口。
有人在地铁站监控死角消失,再也没有出现。
有人在自家公寓内,如同人间蒸发。
有夜班保安在巡逻记录仪最后传回的模糊画面中,对着空无一人的走廊惊恐地后退,随后信号中断。
恐慌,如同无声的瘟疫,开始在城市中蔓延。
夜间出行的人明显减少。出租车和网约车的夜间接单量骤降。人们开始避免独处,尤其是身处那些容易触发怪谈联想的环境——空旷的楼道、深夜的公共交通工具、无人的停车场。
官方试图压制的“超自然”话题,终于如同决堤的洪水,冲破了信息封锁。
一个名为规则怪谈幸存者的匿名论坛,在暗网上悄然建立,并迅速吸引了大量流量。
进入需要严格的邀请码和身份验证,据说验证方式就涉及回答一些只有真正经历过游戏的人才能知道的细节。
张道一凭借着S级通关评价,在回归后,他的手机莫名收到了一个加密链接和一组动态验证码。他进入了那个论坛。
里面没有闲聊,没有灌水。只有冰冷的版规,以及分门别类的版块:
【新人报到与验证】:证明你活下来的地方。
【剧本经历共享(已验证)】:幸存者们用代号匿名分享自己经历的剧本规则、陷阱和可能的生路。信息真假混杂,充满了血泪教训。
【能力与道具交流】:有人隐晦地提及自己获得的能力,但都语焉不详。道具的信息相对公开一些,张道一就看到有人高价求购“能临时提升感知的道具”。
【全球动态观察】:零碎的信息显示,这并非某个国家的孤立事件,而是全球性的灾难/机遇。有人贴出了外网模糊处理的截图,上面有类似“Keter”、“Euclid”的标识,疑似其他国家的应对机构。
论坛的气氛压抑而务实。
每个人都像是惊弓之鸟,却又在绝望中拼命收集每一根可能救命的稻草。
张道一默默地浏览着,将《深夜出租车》的部分规则(隐去了自身能力和具体破局手法)整理后匿名发布,立刻引来了不少关注和讨论,也让他收获了一些其他新手剧本的零碎信息。
就在社会舆论从质疑转向恐慌,民间暗流涌动之际,官方的机器终于开动,展现了其强大的组织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规则怪谈游戏:从小偷身份开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规则怪谈游戏:从小偷身份开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