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研究所时,正值初秋,院子里的银杏树叶刚染上浅黄,落在“匠人传奇”展厅的玻璃幕墙上,像给那些古老的工具镀上了一层金边。汪副所长带着一群年轻研究员在展厅里忙碌,他穿着熨帖的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手里拿着个卷尺,正仔细测量新展柜的尺寸,嘴里还念叨着:“左边再挪三厘米,要和老展柜对齐,这叫传承有序。”
看到陈默一行人回来,汪副所长立刻放下卷尺迎上来,手里还捧着个红绸包裹的相框。“可算把你们盼回来了。”他笑得眼角堆起细纹,小心翼翼地掀开红绸,里面是林致远夫妇年轻时的合影,旁边摆着林夏小时候的照片,三张照片拼在一起,眉眼间的相似让人一眼就能看出血脉的联系,“我托档案室的同志找了半个月才凑齐,放在展厅入口最显眼的位置,下面题了‘守护者的传承’,昨天有位老研究员看了,愣是站着抹了半小时眼泪。”
林夏看着照片,指尖轻轻拂过父母的笑脸,眼眶微微发热。陈默不动声色地往她手里塞了个东西——是颗用锡纸包着的大白兔奶糖,糖纸被体温焐得温热。他知道她一感动就爱吃点甜的,这是从苗寨带回来的,一直揣在口袋里。
“进去瞧瞧?新添了不少宝贝。”汪副所长做了个“请”的手势,步伐稳健地在前头带路,皮鞋踩在地板上发出“笃笃”的声响,透着股老派知识分子的严谨。
展厅里果然多了不少新展品:昆仑匠人遗迹的齿轮拓片被精心装裱在木框里,旁边附着手写的注解,字迹工整得像印刷体;林夏父母留下的研究笔记复印件被按时间顺序排列,每一页都用透明胶带小心粘好,生怕折了边角;铁蛋在金字塔拍下的工匠壁画高清图旁,还贴着小张手绘的简易图解,用不同颜色标注出工匠的名字和分工,旁边写着“小张同学友情解读”,透着股孩子气的认真。
最显眼的是新增的“现代守护者”展区,玻璃柜里放着陈默的工兵铲(旁边的卡片上写着“曾于黑松岭击碎机关,于金字塔撬动石棺,见证大小战役三十七次”)、林夏的羽毛吊坠(标注着“材质:昆仑之芯边角料,功能:能量护盾+亲情感应”)、老周磨得发亮的烟杆(备注:“非吸烟工具,可探测特殊磁场,曾在楼兰废墟预警三次”)、小张的游戏手柄(说明牌上画着个俏皮的笑脸:“别小看它,曾模拟破解机械迷宫,通关时间比超级计算机快0.3秒”),还有铁蛋的迷你小凿子,旁边摆着它刻的歪歪扭扭的锤子标记,下面写着“铁蛋的第一个作品,匠人精神启蒙之作”。
“这些注解是我让实习生写的,初稿太死板,我改了七遍才满意。”汪副所长指着说明牌,语气里带着点得意,“做研究要严谨,讲故事要生动,这才是咱们研究所的风格。”
小张正被一群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围着,他蹲在地上,手舞足蹈地讲着亚马逊雨林的预备探险:“那里的蚊子比铁蛋的脑袋还大!还有会吃人的藤蔓!不过你们别担心,我带了秘密武器——”他突然从背包里掏出个巨大的驱蚊水喷雾,对着空气“呲”了一下,吓得孩子们往后缩了缩,随即爆发出一阵大笑。
铁蛋在旁边配合地表演“机械犬打蚊子”,机械臂灵活地挥舞着,时不时发出“啪”的拟声词,逗得孩子们围着它转圈。
林夏走到展厅尽头,那里有一面空白的墙,墙上挂着一支毛笔和一叠洒金宣纸,旁边的木牌上是汪副所长的亲笔题字:“请写下你心中的‘守护’”。墙上已经贴满了各式各样的字迹:
“守护是奶奶每天给我煮的鸡蛋。”(字歪歪扭扭,旁边画着个鸡蛋)
“守护是警察叔叔在十字路口吹的哨子。”
“守护是林夏姐姐和陈默哥哥一起冒险的背影。”
“守护是铁蛋!它最帅!”(后面跟着一连串感叹号)
林夏拿起毛笔,蘸了点墨汁,想了想,在宣纸上写下:“守护是接过前人的火把,走下去,不熄灭。”她把宣纸轻轻贴在墙上,旁边正好是陈默之前写的“守护是让信任你的人,永远能看到你的背影”。两张纸在微风中轻轻碰撞,像在无声地打招呼。
陈默站在她身后,看着那两张宣纸,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口袋里的银戒指。他刚想说什么,铁蛋突然对着展厅门口发出“滴滴”的警报,控制器屏幕上跳出一行字:“检测到异常地脉能量,坐标:南美洲亚马逊雨林,能量特征与‘火种’同源,强度:中等,危险等级:未知。”
汪副所长的对讲机里立刻传来急促的声音:“汪副所长!亚马逊观测站急报!当地土着发现一处地下洞穴,壁画与昆仑密钥星图吻合,还有金属生物活动迹象,疑似……机械蚂蚁!”
陈默和林夏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熟悉的兴奋与坚定。老周掏出烟杆,在掌心磕了磕烟丝:“我就说这安稳日子过不长,也好,省得小张天天念叨雨林的烤食人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未来勘探档案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未来勘探档案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