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的村民挤在门口,分成两派:戴梅编帽的老花农附和梅伯:“老规矩不能破!没挂梅祭,梅神会让梅花枯掉!” 几个年轻的花农媳妇却小声说:“听说这大夫在枫溪镇救了阿枫,他懂复合痹的病!” 镇西的老花农 —— 去年从竹海镇探亲回来的阿海娘,突然开口:“俺在竹海镇见过他用草木膏护关节,比挂梅管用!”
梅伯盯着阿韵青紫的嘴唇,手指紧紧攥着梅木杖,指节都泛了白。半晌,他重重叹了口气:“给你两个时辰,要是阿韵不闹疼了、能弯关节,就不搞挂梅;要是不行,必须按规矩来!”
阿禾松了口气,转头对阿梅说:“快!去采新鲜红梅瓣 —— 要刚开的,带晨露的;再挖梅树根 —— 神梅旁的,根须粗的;还有山苍子,你家晒的山苍子还有吗?” 阿梅连滚带爬地跑出去,没一会儿就抱着一堆东西回来:红梅瓣粉白带露,沾着梅香;梅树根棕褐粗壮,带着土腥;山苍子是去年晒的,颗粒饱满,泛着金黄,还带着辛香。
阿禾先把梅树根洗净,切成薄片,和枫溪镇带的枫树根(健脾祛湿)、竹海镇带的竹沥(润肺润燥)一起放进陶罐,用梅木炭火慢慢熬煮 —— 梅木炭火温而绵长,能让药材的药性层层渗透,避免刺激胃肠:“这是‘梅根祛湿汤’,” 他边搅边解释,“梅树根能祛风湿、通经络,枫树根健脾固气,竹沥润肺生津,喝了能先把湿寒和燥气分开解!” 接着,他把红梅瓣捣成泥,加了点草原镇带的酥油(修复皮肤)和岩漠镇带的沙棘膏(抗炎),调成糊状,用桑皮布剪成小块,敷在阿韵的红疹子上:“这是‘梅瓣护肤膏’,红梅瓣里的黄酮能抗炎,酥油锁水,比梅花露温和十倍,还能修复皮肤屏障!” 最后,他让阿梅找块柔软的梅絮布,垫在阿韵的关节下,轻轻帮她活动关节,从被动屈伸到主动发力:“这是‘关节康复训练’,像给刚发芽的梅枝松绑,慢慢活动才能避免僵硬!”
梅伯没走,蹲在炕边盯着阿韵的关节,手里的玉碗悄悄放在了桌角。阿韵喝了小半碗梅根汤,没一会儿就不吐了,哭闹也轻了些,阿禾趁机帮她活动关节,膝盖能弯到 45 度了!可没等高兴多久,窗外的寒雾突然变浓,风裹着梅霜灌进来,阿韵突然打了个冷颤,关节又开始疼得哭,红疹子也更红了 —— 寒雾把刚散开的湿寒又逼回了关节,诱发了炎症反弹!
“你看!还是不行!湿寒散不了!” 梅伯突然站起来,伸手就要抱阿韵,“赶紧去神梅树,再晚梅神要发怒了!” 阿梅的娘 “哇” 地哭出声,伸手按住阿韵的肩:“再等等!再等等!”
阿禾的手心冒了汗,却没慌 —— 他想起在雪山镇的梯度复温,又记起现代医学的 “炎症控制 + 免疫调节” 原理。他让阿梅把门窗用梅絮堵严实,在炕边加了盆梅木炭火(保持室温),然后把山苍子敲碎,用布包好放在火边熏:“山苍子的挥发油能温通经络,比直接烤火更柔和,能逼出关节里的湿寒!” 同时,他把梅根汤里加了点松林镇带的松针(抗炎镇痛),慢慢喂阿韵喝:“松针里的萜类物质能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帮关节消肿!”
接着,阿禾用空心掌轻轻拍打阿韵的后背,从下往上,每拍三下停一下:“这是帮你松动肺里的燥痰,像你采梅瓣时抖掉梅枝上的霜,霜掉了,枝才能透气!” 拍了没一会儿,阿韵咳出一大口干痰,呼吸立刻顺畅了些,心率也平稳了不少。他又拿出枫糖,按 “糖二盐一水一百” 的比例调成枫糖盐水,喂阿韵喝:“补电解质的同时,还能安抚神经,缓解疼痛!”
梅伯站在旁边,看着阿韵的脸色慢慢从红白交加变成淡红,眼睛慢慢亮了。没一会儿,阿韵突然说:“娘…… 我想闻梅香……” 她扶着炕沿,居然能自己坐起来,膝盖能弯到 60 度,红疹子的颜色也淡了不少,不再喊疼了!
“药不够了!梅树根和红梅瓣只剩一点!” 阿梅突然喊出声,手里的空陶罐掉在地上。阿禾心里一沉 —— 镇南的阿瓣家孩子也得了同样的病,已经疼得哭晕过去,要是没药,根本撑不到下一轮熬煮。他突然想起梅岭镇的 “梅果”(能代替梅树根祛风湿)和 “干梅瓣”(能代替新鲜梅瓣抗炎),赶紧让阿海娘去采:“你去后山的梅林,摘新鲜梅果;再去晒梅场,拿点干梅瓣,告诉他们是救孩子的命!”
可没等阿海娘走出镇子,就有花农跑进来:“梅岭起‘梅雾暴’了!雾浓得看不见梅枝,人根本走不了!” 阿禾跑到门口一看,果然 —— 远处的梅岭被白茫茫的梅雾裹住,连近处的神梅树都看不清,之前的采梅小道全被雾盖了。
喜欢长安急诊录:医女的跨时空爱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长安急诊录:医女的跨时空爱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