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镇的雨是缠人的 —— 马车刚进镇界,细密的雨丝就织成了网,粘在阿禾的蓑衣上,没走几步,衣襟就潮得发沉。镇外的雨溪河泛着浑黄,河边的芦苇全垂着脑袋,被雨水压得抬不起头;家家户户的屋檐下都挂着木盆,接的雨水 “滴答滴答” 响,混着远处雨神庙的钟声,倒有几分冷清的热闹。阿禾摸了摸怀里的《古法新用手记》,纸页被雨汽浸得软塌塌的,风镇贴的风艾标本旁,他提前画的小雨滴还没干。
“大夫!快躲进棚子!这雨要下到后天才停!” 个穿棕蓑衣的后生跑过来,手里举着个大竹笠,笠檐上还挂着水珠。后生叫阿雨,是雨镇的茶农,他家的雨前茶在附近很有名,可去年一场连阴雨,他娘得了 “雨湿痹”,至今胳膊还抬不起来。阿禾跟着阿雨钻进河边的茶棚,刚想掏药箱里的湿度计 —— 这是长安太医院新制的 “便携湿度计”,铜壳里装着浸了变色剂的棉线,湿度越高棉线越蓝,特意为雨镇的潮湿准备的 —— 却发现仪器的玻璃管被颠簸时摔裂了,里面的棉线粘成一团,不管怎么抖,都没法显示湿度。
“这可咋整?没这玩意儿,咋知道湿气重不重?” 阿雨盯着裂了的玻璃管,急得直搓手。雨镇的雨湿痹最怪,湿气重时,患者的关节会肿得像灌了水,湿气轻时才会缓些,往年镇里的老郎中都靠 “看芦苇弯度” 辨湿气,可今年芦苇全被雨水压坏了,连老法子都不管用。阿禾的指尖划过仪器裂缝,心里晃了一下 —— 风镇的风速仪坏了靠风藤,雨镇的湿度计坏了,总得有别的法子。他抬头看见棚外晒着的雨前茶,突然眼睛亮了:“用雨前茶!雨前茶的叶子吸湿气,叶子卷得紧,湿气就重;叶子舒展,湿气就轻,比湿度计还准!”
他伸手摘了片茶树叶,指尖捏着叶子边缘 —— 叶子硬邦邦的,卷得像小筒,叶脉里还渗着水珠:“你看,叶子卷成这样,湿气至少八成,比湿度计显示的‘蓝线满格’还重!” 阿雨凑过来捏了捏,果然硬得像小石子:“俺们平时采茶只看嫩不嫩,哪知道还能辨湿气!你这法子比老郎中的还管用!” 两人正说着,就听见远处传来哭喊声,阿雨的娘扶着个穿红肚兜的孩子跑过来,孩子的左腿肿得像小水桶,裤腿湿淋淋的,一落地就哭:“奶奶!腿疼!”
“是阿茶!俺家小孙女!刚才在雨里追蝴蝶,没一会儿腿就肿了!” 阿雨的娘急得直掉眼泪,“按老规矩,得把孩子送到雨神庙前的‘雨淋台’,让雨神淋走湿气,可今年雨太大,淋了怕出事……” 话音刚落,个穿青布长袍的老人就拄着拐杖过来了,杖头雕着雨神像,是雨镇的祭官雨伯。雨伯的蓑衣上绣着雨神纹,手里还拿着个装雨水的陶罐:“规矩不能破!雨淋台是雨神赐的,淋一淋湿气就散了,去年阿雨他娘没淋,现在胳膊还抬不起来!”
阿禾赶紧蹲下身,摸阿茶的脉 —— 脉气沉滑带濡,像泡在雨里的棉线,又软又滞;再看她的膝盖,肿得发亮,一按就陷下去个小坑,半天才弹回来 —— 按现代医学的 “凹陷性水肿分级”,这是 2 级水肿,再淋雨,水肿会升到 3 级,连走路都成问题。他让阿茶抬抬左腿,阿茶只能抬到脚踝,再往上就疼得直抽气:“肌力 2 级!不能淋雨!” 阿禾的声音有点急,伸手拦住要抱孩子的雨伯。
“你个外乡大夫,连测湿气的仪器都坏了,还敢拦雨神的事?” 雨伯气得拐杖 “笃笃” 敲地,“去年没按规矩淋,雨湿痹重了半个镇,今年再拦,雨神要发怒的!” 周围的村民围了过来,分成两派:穿蓑衣的茶农们附和风伯:“老规矩不能破!” 几个年轻媳妇却小声说:“听说这大夫在风镇救了风童,说不定真有法子!” 阿雨的娘犹豫着把孩子往阿禾身边送了送:“要不…… 让他试试?阿茶还小,淋不得大雨……”
雨伯盯着阿茶肿得发亮的膝盖,沉默了半晌,终于松口:“给你一个时辰,要是阿茶的腿没缓,必须送雨淋台!” 阿禾松了口气,赶紧让阿雨去采 “雨前茶”—— 要刚摘的嫩芽,带着露水;再挖 “水菖蒲”—— 长在雨溪河边,根须像小胡子,能祛湿气;还要找 “暖灶灰”—— 雨镇的灶灰烧得透,拌上茶油能保温,比普通的热敷更管用。
阿雨很快就把东西拿来了,阿禾先把雨前茶捣成泥,加了点风镇带的风艾粉(能驱寒),用桑镇的桑皮布包成小药包,放在暖灶灰里烤热 —— 灶灰的热裹着茶香,飘得满棚都是。他把药包敷在阿茶的肿腿上,手指轻轻按着药包边缘:“这是‘茶艾暖敷法’,雨前茶吸湿气,风艾驱寒气,暖灶灰的热让药劲透进腿里,比淋雨管用多了。” 阿雨的娘赶紧熬水菖蒲汤,汤里还加了点姜镇的炒姜枝(从风镇带的,能温通经络),褐色的汤里飘着菖蒲香,看着就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长安急诊录:医女的跨时空爱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长安急诊录:医女的跨时空爱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